連江是“中國鮑魚第一縣”,鮑魚產量占到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面對臺風“杜蘇芮”,有著“海味之王”之稱的鮑魚,是如何防范呢?
“福鮑1號”平臺(資料圖)。王為剛 攝
第一招:抗風浪塑膠浮球
長期以來,連江漁民使用木頭漁排、泡沫浮球等養殖鮑魚,遇到臺風、風浪容易被沖散,從而產生大量海漂垃圾。為此,連江出臺《海上養殖轉型升級行動方案》等,推廣可再生、環保、抗風浪能力好的塑膠浮球。
7月27日上午,記者在下宮鎮松蘆灣鮑魚養殖區看到,色彩鮮艷的新型塑膠浮球整齊排列。而在港口,停滿了大大小小的漁船。
據了解,為應對臺風“杜蘇芮”,從25日開始,當地動員漁民回港避風,采取“人防+技防”綜合手段,通過人員24小時在碼頭駐點值班巡查和“智慧海洋位置管理服務平臺”進行實時監測,并在臺風期間全面暫停龍須菜餌料船運輸和鮑魚交易,確保船在港、人在岸。
據統計,下宮鎮5000多名海上作業人員以及2352艘鄉鎮船舶、15艘漁業船舶于26日全部回港。從去年至今,下宮鎮800公頃的近海海域都已替換塑膠浮球,總計達75.6萬粒。
“現階段正是鮑魚上市期,此次臺風來襲,對當地漁民影響較大。”下宮鎮黨委書記滕忠波告訴記者,后續下宮鎮將聯合鮑魚協會召開鮑魚價格協商會,穩定鮑魚市場價格。
“閩投1號”提前進行檢修、加固。受訪者供圖
第二招:深遠海養殖平臺
而在苔菉鎮海域,全國最大深遠海鮑魚養殖平臺“福鮑1號”穩穩扎在海上,宛若鋼鐵城堡。
“臺風‘杜蘇芮’未對‘福鮑1號’平臺造成影響,鮑魚養殖情況正常。”28日中午,該平臺負責人吳永壽告訴記者,“福鮑1號”是新型抗風浪自動化鮑魚養殖平臺,重約1000噸,能抵御15級臺風,臺風期間還可實現無人值守。
像這樣具有良好抗風浪能力的平臺不在少數。定海灣分布著全省首個深海智慧漁旅平臺“閩投1號”以及“定海灣”“泰漁”等。為應對臺風,“閩投1號”等平臺的各類養殖設施、船體設備進行了檢修、加固,所有養殖人員撤離上岸。
據悉,截至目前,福州市已成功下水深遠海養殖平臺11臺(套),投放、投產數居全國第一,總養殖水體近20萬立方米。
第三招:推廣“南鮑北養”模式
吳永壽還告訴記者,連江已成為福建最大規模的“南鮑北養”養殖基地。今年4月,連江12億粒鮑魚通過“南鮑北養”模式,遠赴1600公里外的山東等地“安家”。
據了解,每年4月開始,福州海水溫度升高,鮑魚就要送到北方海域“避暑”,到了11月北方氣溫下降的時候,再接回連江“過冬”,這一模式稱為“南鮑北養”。規避南方臺風,是該養殖模式的一大優點。(記者 鄭瑞洋 通訊員 原路遙)
責任編輯:唐秀敏
- 臺風過后,馬尾部分區域迎來暴雨2023-07-29
- 臺風杜蘇芮路徑:即將移入安徽南部 “卡努”強度將逐漸加強2023-07-29
- 整條街的膠帶都因臺風賣沒了 拍攝者:大家都怕了!2023-07-28
- 蘭博基尼老板租4輛大巴擋臺風:老板覺得這樣會更安全一些2023-07-28
- 臺風送來“生蠔灘” 市民成桶往家扛 上演趕海潮2023-07-28
- 嚴陣以待!羅源公路中心全力防御臺風“杜蘇芮”2023-07-28
- “杜蘇芮”:63年來首登福建的最強臺風2023-07-28
- 雙臺風來了! 第6號臺風卡努生成:目前為熱帶風暴級2023-07-28
- “鷺路先鋒”沖在前 廈門公路風雨前全員報“到”2023-07-28
- 臺風“杜蘇芮”已造成菲律賓6人死亡超40萬人受災2023-07-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繼續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2023-07-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