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維姍。
馬尾區羅星社區的30多名居民,近日自籌資金發起了一場暑期夏令營。受家長委托,馬尾區益樂社工服務中心負責人吳維姍當起了“臨時家長”,為孩子們打造天天不重樣的興趣課堂。
2017年大學畢業后,吳維姍加入馬尾一家社工組織,成了一名專職社工。2020年,她創立益樂社工服務中心,扎根基層社區治理,針對居民“微需求”,提供個性化、專業化“微服務”。
瑯岐鎮樂村村大部分男性勞動力常年在國外打拼,村里大多是老人、婦女和兒童。2020年,馬尾區引入益樂社工,希望把留守群體變成鄉村治理的主力軍。
起初,留守村民對公共事務不太關心,對社工的調研走訪有點排斥。
如何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吳維姍想到了廣場舞。她和團隊找來不少廣場舞視頻,學會之后在村里的小廣場展示,吸引了不少婦女加入。很快,一支40多人的廣場舞隊伍成立了,她們經常聚在一起話家常,討論鄉村治理問題。
在社工的鼓勵下,村里依托廣場舞隊伍組建了巾幗志愿服務隊,將村委會旁的空地改造成“巾幗幸福園”,種上蔬菜,打造“綠色健康公共廚房”,定期邀黨員、群眾一起烹飪,增進鄰里感情。
“以留守婦女為突破口,我們打造了樂工坊、樂享百歲助老行動等特色項目,形成了多元主體的治理共同體。”吳維姍說,“黨建引領下空心村共同體再造”的鄉村治理模式,榮獲2020-2022年全省優秀社會工作案例評選一等獎。
在吳維姍和團隊社工的感召下,去年羅星街道羅星社區的100多名居民自發組建了益樂志愿服務隊,同心筑牢社區“防疫墻”。
如今,這支隊伍依舊活躍在社區志愿服務一線。去年底以來,益樂社工在羅星社區打造“五助手工坊”,和居民一起制作環保手工作品并開展義賣,義賣所得用于幫助困難群體實現“微心愿”。(記者 馬麗清 通訊員 江超云/文 記者 馬麗清/攝)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壕!蘇州一些大媽花2400元包下籃球館跳廣場舞2017-06-22
- 中國跳廣場舞人數近一億 市場估值千億人民幣2017-02-08
- 大叔以跳廣場舞方式結識性伴侶 交往50多人染艾滋2016-11-30
- 5萬大媽齊跳廣場舞 創下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圖)2016-11-0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第六屆“兩馬”青少年文化體育夏令營閉營2023-07-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