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閩都文化數字轉化開發
“福州古厝”將有數字博物館
世遺大會期間,運用聲光電等數字媒體技術打造的《尋夢·坊巷》等沉浸式演出驚艷八方來賓。類似這樣的閩都文化數字轉化開發成果能不能多一些?
記者近日獲悉,回應市人大代表吳家衛提出的《關于推動閩都文化數字轉化開發的建議》,福州市將開展福州古厝“科技+旅游+教育”數字應用開發,推動全市80處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歷史建筑的數字化復原和古厝文化資料數據整合,研發“福州古厝”數字博物館平臺,線上展示福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成果。
代表建議:
搭建閩都文化資源數據庫
吳家衛代表認為,近年來,福州市力促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讓閩都文化更加出彩。但專門數據庫建設不足、線上線下資源整合有限等問題制約了閩都文化數字轉化。
代表建議,全面梳理現有資源,加快閩都文化信息化數字化進程。對文化習俗等進行系統性收集整理,并進行數字化資料采集。通過錄音、媒體存儲技術整理民謠和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數字化音視頻,為實現閩都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和廣泛傳播夯實基礎。發揮網絡學習平臺作用,搭建閩都文化資源數據庫。把閩劇、評話制作成音頻、視頻上傳并推送,打造“線上+線下”多元化宣傳體系。要堅持數字賦能,開發適銷對路的文創產品,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閩都文化產業體系。
部門行動:
全市古厝信息數據共建共享
據了解,市委宣傳部牽頭市大數據委、市文物局、市文旅局共同承辦這份建議。各部門以實際行動落實代表建議,閩都文化數字轉化開發大步推進。
已印發的《關于讓文物活起來擴大閩都文化國際影響力的實施方案》,將推動閩都文化數字化建設工作納入重點任務。“四季的福州”“福州有意思”等微信、微博、抖音平臺賬號,發布了一大批閩都文化精品短視頻。
接下來,有關部門將強化信息管理,推動“福州古厝信息綜合管理平臺”項目建設,實現全市古厝信息數據共建共享。對全市文物資源進行數字化采集、加工、存儲和管理,開展市博物館基礎信息化建設項目和館藏文物數字化保護項目。指導市圖書館深入挖掘福州地方特色文化,收錄、加工、整理形成手繪福州、館藏地方文獻數據庫、林則徐專題庫、船政文化數據庫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數據庫。
打造“有聲有色”的閩都文化
聚焦線上宣傳。策劃推出《福州古厝會說話》視頻節目第二季,繼續拍攝“你好,福州”系列精品短視頻,打造“有聲有色”的閩都文化。利用福州文化云平臺、福州市非遺保護中心網站、福州群文數字平臺、“守藝福州”抖音號、“遇見福州”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渠道廣泛宣傳福州非遺文化。
推動數字賦能。開展福州古厝“科技+旅游+教育”數字應用開發,重點整合嚴復文化遺址資源,將三坊七巷嚴復故居、陽岐嚴復故居、嚴復墓等嚴復文物、展陳內容進行VR數字化展示,建設“云上嚴復博物館”。圖書館也要建設互動體驗空間項目,設置閩都文化體驗區,涵蓋閩都文化名人墻、閩都文化歷史長廊及閩都文化記憶等數字化內容。(記者 李白蕾)
責任編輯:趙睿
- 打鐵港—達道河—南公園內河游線將于年底前實現通航2023-06-28
- 福州用心寫好治水興水“大文章”2023-06-28
- 福州市與美國友城交往綜述:友誼路越走越親 合作路越走越寬2023-06-28
- 福州五城區電動車這樣辦理回收更新2023-06-28
- 北嶺隧道正式亮燈!福州北二通道預計下月底建成通車2023-06-27
- “融行八閩”兩岸媒體聯合采訪活動在福州落幕2023-06-27
- 福州電動車新規!舊車回收,新車可上牌!2023-06-27
- 福州嚴查校外培訓機構四類違規行為2023-06-27
- 福州鼓樓旗汛口社區:“點單式”服務 為民辦實事2023-06-27
- 廢品“碼上變現” 掃碼回收在福州悄然興起2023-06-2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用心寫好治水興水“大文章”2023-06-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