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園區,建設工地塔吊林立,升降轉合之間,“航母”項目現雛形;步入廠區,世界一流生產線高速運轉,爭分奪秒之際,企業效益創新高……一個個“滾燙”的場面,是福清掀起新一輪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體現。
連日來,新一屆福清市委、市政府以園區標準化建設為主戰場,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爭投資、搶招商、建設施、優服務,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朝著建設大產業、大港口、大平臺、大配套的絲路海港城目標闊步前行。
最新出爐的省“五個一批”考評結果顯示,1月~9月,福清市開工億元以上“五個一批”項目70個,總投資495.9億元,在2021年第一季度、第三季度位列全省第一,尤其是在強化項目審批、要素保障、項目儲備等方面形成一批經驗做法。
集約化發展釋放潛力
距離海岸線1.5公里的江陰港城經濟區,不僅風光秀麗,更誕生全國首個“碳中和”工業園區——福建三峽海上風電產業園。
“整個園區匯聚金風科技、東方電氣、LM江蘇中車、中水電四局等海上風電產業知名企業,無論是技術優勢還是地理環境,發展清潔能源項目都得天獨厚。”福建三峽海上風電產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全部投運后年平均發電量5360萬千瓦時,可以滿足產業園內的用電需求,幫助企業進一步降低成本。
“集約發展”,是江陰穩健成長的法寶之一。在此基礎上,突出“鏈式”運作,以減量化、資源化為特色的鏈條經濟,也在驅動著千億級化工新材料產業崛起。
依托萬華化學技術優勢,園區西部正布局異氰酸酯產業鏈一體化項目,東部則布局碳二、碳三及下游精細化學品、聚氨酯樹脂等項目,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化工產業園區。通過萬華化學延鏈補鏈強鏈,穩上游,進一步擴能建設大型煤氣化項目;延下游,洽談寶武集團、東泰聚合、萬馬新材料等多家企業,拓展延伸深加工鏈條。同時,深化萬華化學與坤彩、科麟、友誼、思嘉等產業鏈企業的原料互供合作,預計可帶動產值超600億元、固投150億元。
縱觀福清市,提高產業集聚度正成為主流。全市緊扣扶引龍頭強鏈,壯大京東方、萬華等龍頭;緊扣項目驅動壯鏈,推廣“鏈長制”“群長制”等模式,引進科麟環保等20個、總投資660億元的產業鏈項目;緊扣技改升級補鏈,對接新型材料等國際品牌,深化落實企業“上云”“數字·綠色”技改等行動,在引導產業創新升級中補齊鏈條。
優質服務提升效率
“一場‘云集中審批會’把多家部門聚在一起,短時間內就攻克企業驗收并投產的障礙。”日前,說起福清市行政服務中心的“跟蹤式”服務,宏業化工的負責人豎起大拇指。
位于江陰港城經濟區的宏業化工是萬華化學福建產業園的配套項目,因罐體審批問題,遲遲無法完成驗收和投產。福清市行政服務中心的首席服務官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召開線上集中審批會,幫助企業完成審批手續。
企業享受的“好服務”,源自福清的“好做法”。為推動項目提速、企業增效,福清緊扣“政務服務不出園區”的要求,推進機構下移和人員下沉。機構下移方面,設立3個行政服務中心園區分中心和1個代辦點,下放企業開辦等9大類審批事項,極大提升園區審批效能;人員下沉方面,采取“小分隊”等模式,到園區一線協調服務,做到“園區吹哨、部門報到”。
全力優化營商環境,帶動企業提質增效的做法還有不少。福清突出區鎮聯動,策劃實施水電路氣熱、生態環保、醫療教育等128個、總投資200億元的配套項目,并探索規劃、建設、服務、治理等一體化管理機制;通過爭取債券支持、放大資產價值、做好銀企對接等,幫助企業增強融資能力。
為突出創新賦能,福清還廣建平臺,不但引進廈門大學科技園(福清)科技創新中心、元洪食品學院等,促進園區產學研用對接,還圍繞中印尼“兩國雙園”、江陰絲路海港城等平臺,培育供應鏈金融、離岸金融等新業態,探索設立金屬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 通訊員 林思洲
責任編輯:趙睿
- 福清海口鎮開通專車解決學生乘車難題2021-11-01
- 福清街頭啟用25個“寵物公廁”2021-11-01
- 福清龍高半島商業新面貌,從融鼎·陽光天地開始2021-10-29
- 以“繡花功夫”治理城市 寵物公廁現身福清2021-10-28
- 福州高新區:打造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改革新高地2021-10-28
- 福清建成兩座健康驛站 提升疫情防控應對能力2021-10-27
- 寧夏農副產品走俏福清 今年已賣出8200萬元2021-10-27
- 福清龍田打造夜色經濟示范街區2021-10-26
- 福清:慰問抗美援朝老兵 傳承紅色基因2021-10-25
- 閩侯闖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2021-10-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雙減”之后 周末趣味多2021-11-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