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難,就找‘服務團’!”最近,在福州,這句話正在不少制造業企業中“流行”。項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專屬代辦、原材料采購難題的及時解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的全時護航,都是“服務團”的傲人“戰績”。
幫辦代辦服務隊、征遷小組、攻堅指揮部……這些,是一支支“服務團”的“大名”。雖名稱各有不同,但它們都有著相同的使命:下沉企業主動服務,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以政府服務“高質量”,提升企業發展“含金量”。
面對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宏偉目標,邁著“攻堅120天”的鏗鏘腳步,福州市打出服務“組合拳”,千名干部組成的最強服務“天團”,密集出臺的扶持政策舉措,千方百計為制造業發展排憂解難、掃清障礙,全力助推福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服務“點對點”
項目“加速跑”
在閩侯縣,東南汽車城內各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為把服務送到“家門口”,閩侯縣專門設立了縣行政服務中心青口分中心,就近辦理企業和群眾相關業務。
作為龍頭企業,福建祥鑫股份有限公司也干勁十足。不過,公司關于合金鋁新材料項目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卻不在青口分中心的辦理權限之內。
為讓項目盡快落地,青口分中心成立了幫辦代辦服務隊,有了專屬“服務團”的幫忙,祥鑫公司終于拿到了盼望已久的合金鋁新材料項目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在園區內,享受‘放心辦’服務的企業可不只有祥鑫!”該中心中心負責人林逸生介紹,針對園區企業和重點項目的個性化需求,服務隊都有貼心服務,企業申請人把相關材料備齊后,工作人員就會提供免費代辦、幫辦服務,并持續跟蹤至項目落地、驗收及不動產登記結束。
在福州,有“管家式”的貼心服務,更有在一線奔忙的攻堅隊。
位于長樂區的福米智能制造產業園,是“攻堅120天”重點項目,涉及湖南鎮閩鵬村、湖濱村、閩沙村3個行政村12個自然村的1068戶村民。
項目要快一點動建,征遷就得快一點推進。根據項目進度及現場實際,7個征遷小組當即成立,掛圖作戰、組團推進、進度上墻,加上“一日一通報”“一日一排名”,形成強大的攻堅態勢。
“為讓項目提早完成征遷交地,鎮里主要領導干部都帶著征遷小組在村里駐扎,吃飯、休息全在村里。”湖南鎮一名干部告訴記者。
圍繞制造業重點項目招商、落地、征遷、提速、投產、技改擴產等重點任務,全市各地的“服務團”永遠“在線”。
在長樂,“當先鋒爭一流”成為攻堅服務主旋律,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當起千億龍頭企業“勤務員”;在羅源,超前謀劃的“大干150天,建功絲路海港城”攻堅行動如火如荼,縣處級領導干部全員掛帥,一線指揮作戰;在福清,深化扶持龍頭壯大產業和“攻堅120天”等專項行動,福融新材料年產70萬噸高強度聚烯烴膜材料項目動建,蓄力打造全球最大的塑料薄膜生產基地;在馬尾,招商引資不斷加碼,福建優你康光學有限公司落戶,多條生產線接連投產,朝著亞洲最大的隱形眼鏡研發和生產基地發起沖刺……
服務“心貼心”
企業“扎下根”
“沒有你們的牽線搭橋和全力支持,我們的碳化硅生產線很可能得停產!”不久前,福州高意黨委書記王勁生帶著工作人員來到晉安區工信局,特地送上了一面錦旗表達謝意。
原來,今年上半年,高意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項目生產線試投產,在大規模采購拋光液原料時,遇到了麻煩。“兩地政策不一致,我們被夾在中間,真是束手無策。”
正當大家心急如焚時,晉安區工信局局長林孝信帶著“千名干部進千企”專項行動服務隊來了。“這次來不為別的,就是專門找問題,解決問題的。”聽到這句話,王勁生將揪心事一股腦兒“倒”了出來。
“企業的事,就是我們自家的事!”晉安區工信局當即啟動“一企一議”,將問題反映到了省工信廳的“政企直通車”。
第二天,一場協調會就在省里召開。經多部門會商,出具了說明函,特事特辦,一些手續也很快辦妥。在大家的翹首企盼中,進口拋光液終于從上海運抵福州,碳化硅生產線得以大規模投產。
要讓企業在福州立住腳、留住心、扎下根,除了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福州的最強“服務團”更是變被動“等問題”為主動“找難題”,“零距離”當好企業“貼心人”。
面對福州軟件園入駐企業不斷增加,企業員工尤其是外來員工子女轉學入學需求量逐漸增多的現實問題,一場幫企業留住人才的“教育升級”全面展開。
“新幼兒園離公司很近,步行只要幾分鐘,非常方便!”今年秋季新學期,在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的王城強給孩子辦好了轉學手續,他和妻子的心頭大事迎刃而解。
王城強口中的幼兒園,便是9月正式開園的旗汛口幼兒園教育集團軟件園教學點。作為園區標準化建設生活配套項目之一,該教學點一期使用面積超2000平方米,還從鼓樓區公辦園抽調了多位業務骨干擔任教學園長、帶班老師,為園區企業職工服提供優質教學服務。同時,考慮企業職工的實際需求,放學時間延長至18時。
“職工子女的上學問題,特別是優質幼兒園的入學問題,一直是我們的困擾。”福建福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新幼兒園的投用豎起了大拇指,他說,教學點開班以來,公司職工的適齡子女已順利入學,員工的工作也更安心了。
大到項目的生產經營、產品的市場銷路,小到員工的子女就學、企業的服務配套……全市各級各部門當起了服務企業的“店小二”,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用貼心真誠的服務構筑起了優良的營商環境,讓企業的發展安心舒心順心。
服務“實打實”
滿池春水活
建設單位干勁滿滿,項目推進勢如破竹;投資企業信心十足,生產發展欣欣向榮……不斷疊加的“政策紅包”好似一道道“主菜”“硬菜”,讓“服務潮”激情迸發。
激發制造業企業前行活力,向“優”奮進,熱情與擔當為項目護航——
“企業增產情況怎樣?”“有沒有資金缺口?”眼下,新大陸正參與全省首個專利與標準融合機制創新試點建設,為了解企業需求,馬尾區干部現場走訪,一個個問題問得細致、問到關鍵。
這是馬尾在“攻堅120天”專項行動中,創新推出的“十問三解決”機制,通過詢問基本規模、產業鏈條、生產經營等十個關鍵問題精準把脈,借力層層遞進式的“三解決”路徑迅速落實解決,“馬上就辦”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提升制造業企業競爭力,向“強”求索,真金白銀打造福州制造“冠軍”——
福州把“單項冠軍”培育作為制造強市建設的重要實現路徑,加強對企業的申報輔導和獎勵力度,在省里獎勵基礎上,再分別給予50萬元和25萬元獎勵,現已兌現獎勵資金近3000萬元,馬尾、福清等縣(市)區也在此基礎上再給予配套獎勵。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10家、省級62家,總量居全省首位。
同時,通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篩選出一批潛在的后備冠軍企業,加強跟蹤服務。全市現已培育入庫企業201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0家,總量居全省第一,冠軍“苗子”充足。
培育制造產業生命力,向“大”問道,政策疊加建設福州特色集群——
深入實施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工程,福州市出臺《培育龍頭企業工作方案及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從領導掛鉤服務、一企一議、培育龍頭品牌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扶持,不斷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
各縣(市)區也為本土制造業集群“量身制定”高質量發展突破行動計劃。
閩侯縣制定出臺《中國東南汽車城建設行動綱要》,生成173個項目,總投資503億元,堅持園區標準化建設,加快打造千億現代特色汽車小鎮;
長樂實施數字經濟賦能先進制造業、用工業互聯網打通產業鏈供應鏈操作鏈等專項行動,該區紡織全行業產值突破2200億元……
藍圖就是考卷,唯“實”方可破題。邁進“十四五”新征程,朝著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奮斗目標,福州將用更肥沃的“土壤”與更強勁的“磁場”,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夯基壘臺。
福州日報記者 黃戎杰 孫漫 馮雪珠 顏瀾萍 林瑞琪 余少林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大學城首個潮玩街區披彩裝 “師大潮街”年底開街2021-10-14
- 福州市數據安全治理論壇舉行2021-10-14
- 全省縣域經濟評比 福州八縣市區上榜2021-10-14
- 福州:巧用“加減法” 辦證快又好2021-10-14
- 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歷史人物翰墨展舉辦2021-10-13
- 福州市婦幼保健院精神心理科開科2021-10-13
- 福州市總工會向快遞小哥送千頂頭盔2021-10-13
- 2021年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召開2021-10-13
- ?市領導赴閩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上思政課并宣講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2021-10-13
- ?臺江全力打造福州市科創走廊建設樣板2021-10-1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注意!受臺風影響,福清、長樂停課!2021-10-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