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報訊 30歲二孩媽媽小麗(化名)做夢也沒想到,自己這么年輕,竟然查出宮頸癌。9日是母親節,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婦科孫蓬明教授提醒廣大女性:宮頸癌與HPV(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密切相關,在我國中青年女性發病率不低。
年輕媽媽查出宮頸癌
小麗當媽媽后,辭職在家帶娃,連續4年沒體檢,更別說做婦科檢查了。直到一個月來兩次“月經”,她才到一家醫院做腹部彩超檢查、雌激素檢測等。當時醫生診斷,病因是月經不調,開了些止血中成藥,讓她回家服用。然而半年來,小麗病情并沒好轉。
她又去福建省婦幼保健院檢查,這次,她被確診得了子宮頸浸潤癌。該醫院副院長、婦科主任醫師孫蓬明教授給她做了子宮切除、化療等規范性治療,她才保住性命。
性生活不潔并非唯一誘因
孫教授指出:“宮頸癌并非只有性生活不潔的人才會得。”研究表明,99.7%宮頸癌跟生殖器官感染高危型HPV有關,而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機會超過80%。
導致HPV感染的常見危險因素,除了有性傳播疾病感染史、多性伴之外,還包括過早發生性行為(<16歲)、無防護性行為等。男性也可能成為HPV病毒的感染者和攜帶者,向女伴傳播。除此之外,HPV也可以通過間接方式感染,比如接觸感染者的私密用品或潔具等。高危型HPV感染還有小概率會通過母-嬰垂直傳播。
宮頸癌高發于兩個年齡段
當然,并非感染了高危型HPV,就一定會患癌。孫蓬明說,人體健全的免疫系統,通常能在兩年內,將體內的HPV清除干凈。但是,若超過2年持續感染同一種基因型別的高危型HPV,就容易導致細胞病變,發展成癌。
HPV感染,高發于兩個年齡段女性,一個是17歲~24歲,一個是40歲~44歲。“據2019年WHO中國HPV和相關疾病報告顯示,在我國15歲~44歲女性中,宮頸癌是排名第三的常見惡性腫瘤。”孫教授說。
接種疫苗和定期篩查
有助于早期防治
早期宮頸癌沒什么明顯的臨床癥狀,等到出現陰道不規律出血或接觸性出血、分泌物增多、白帶異常,伴下腹痛、盆腔痛,病情多半已發展為浸潤癌中、晚期。晚期宮頸癌治療后的5年生存率僅30%~50%。
如何早期防治宮頸癌?孫教授介紹,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除了調整生活行為方式外,接種HPV疫苗是宮頸癌最有效的一級預防措施。目前,福建上市的宮頸癌疫苗有四種:進口二價、國產二價、進口四價和九價疫苗。市民可前往福州各縣區疾控中心預約接種。“一般來說,HPV疫苗‘價’數越高,可預防的HPV類型就越多,保護也就越全面。”孫教授介紹。
已接種HPV疫苗的女性,患宮頸癌風險降低,但仍要定期篩查,因為目前的HPV疫苗只能起預防作用。
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
責任編輯:趙睿
- 廈門集美13周歲至14周歲半女生可免費接種國產2價HPV疫苗2021-01-18
- 國產HPV疫苗來了,約嗎?2020-06-11
- 罹患“兩癌”貧困婦女可向婦聯申領救助金2020-05-07
- 國產HPV疫苗獲批上市 定價329元/支適用9-45歲女性2020-01-03
- 國產HPV疫苗329元一支 國產HPV疫苗上市時間在哪里購買2020-01-03
- 國家藥監局:預防宮頸癌莫只盯著九價HPV疫苗2019-07-06
- 世衛組織稱HPV疫苗可消除宮頸癌是真的嗎 什么是HPV疫苗2019-06-27
- 九價宮頸癌疫苗新增追溯碼在哪里?追溯碼有什么用?2019-06-14
- 首批九價宮頸癌疫苗約1200支已抵榕2019-01-30
- 能預防99%的宮頸癌 廈大科學家敲開第三代疫苗研制大門2018-12-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將迎新一輪蝶變2021-05-10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