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4月2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鄭瑞洋 通訊員 黃益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羅源鮑魚產業遭遇危機,因為它90%以上的銷量流向餐飲業。賣出去就是虧本,不賣就要不斷投入資金——羅源養殖戶面臨兩難困境。他們將如何突圍?近日,記者展開了調查。
鑒江鎮養殖戶復工復產。
困境:
疫情之下鮑魚降價 有養殖戶未賣一斤
3月31日,在羅源縣鑒江鎮的“海上牧場”,養殖戶陳森、陳林兄弟正在給鮑魚喂餌料。
“往年二三月份正是鮑魚的銷售旺季,通常能賣出10萬多斤。今年受疫情影響,一斤也沒賣。”陳森告訴記者,他們兄弟倆養殖鮑魚已經超過20年,目前養殖規模超過2萬籠、近30萬斤。
鮑魚作為高檔海鮮,90%以上銷量流向餐飲業。自從疫情暴發后,全國餐飲業停擺,鮑魚價格持續走低。與平常相比,目前鮑魚每斤價格下降30元左右,已經低于成本價。
陳森兄弟倆舍不得賤賣。“鮑魚現在賣出就得虧本,只能繼續養在海里,打算等待餐飲業復蘇,價格回升后再賣。”陳林說。
跟陳林想法一樣的養殖戶不在少數。海上養殖業是鑒江鎮的支柱產業,以鮑魚養殖為主。據2019年統計數據,鑒江鎮海域共有近10萬個網箱,從業人員超過2000人。
然而,養殖戶要“耐住寂寞”卻不容易。鮑魚滯銷,意味著沒有資金回籠,繼續養殖則需要不斷投入資金。陳森告訴記者,他們的漁排每月工人工資、餌料等成本將近40萬元。現在正是放苗季節,還需要一大筆資金,資金只出不進,壓力非常大。
“一些養殖戶承受不了成本壓力,只能虧本賣。”鑒江鎮政府工作人員說,如果不解決資金困難問題,鮑魚養殖戶的損失在所難免。
支持:
私人訂制“鮑魚貸” 解養殖戶燃眉之急
鮑魚養殖是一個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行業。為了解決養殖戶生產經營融資難、擔保復雜等問題,鑒江鎮黨委、政府于2018年和鑒江鎮農信社合作,為養殖戶私人訂制,推出“鮑魚貸”。
鑒江鎮農信社工作人員上門為養殖戶提供“鮑魚貸”服務。
疫情期間,“鮑魚貸”的作用越發顯著。“我剛順利貸款30萬元,利率比普通貸款利率低不少,幫我解了燃眉之急。”陳林說,有了這筆貸款,他才能繼續養鮑魚。
“‘鮑魚貸’的初衷是專門幫助養殖戶降低融資成本。我們在對養殖戶生產規模、養殖情況進行評估后,推出多項優惠政策,降低貸款利率。”鑒江鎮農信社主任方雪華介紹,去年鑒江鎮農信社向913戶養殖戶發放了9125萬元貸款。疫情期間,鑒江鎮農信社及時升級“鮑魚貸”,推出了“戰疫支農貸”,年化利率低至4.55%;還推出了“農e貸”“普惠金融卡”“小微貸”等線上業務申請渠道,全線上貸款限額由5萬元提高至10萬元。
“鮑魚貸”辦貸效率高,疫情期間幫了大忙。養殖戶只要向銀行提交相應的材料,5個工作日即可通過審批,續貸辦理只需3個工作日。
“得益于‘鮑魚貸’的成熟機制,僅1月至今,鑒江鎮農信社就發放鮑魚貸283筆,發放金額2697萬元,為養殖戶渡過資金難關提供了有力支持。”方雪華說,鑒江鎮農信社今年計劃發放“鮑魚貸”1.2億元。
為了解決養殖戶擔保復雜等問題,鑒江鎮農信社還主動上門服務,一對一為養殖戶設計貸款方案,信用積分達到一定標準的養殖戶可申請免擔保貸款。
“我正在請農信社幫我們評估,給我們一筆新的貸款,幫我們渡過難關。”陳森說。
破局:
危和機同生并存 倒逼行業設法突圍
疫情是一場大考,既讓鑒江鎮的養殖業受到沖擊,也逼著行業想方設法突破困境。
為了溢價賣出鮑魚,陳森和其他養殖戶多次商量后,決定聯合推出凍鮑。利用鑒江鎮當地的加工廠進行加工后,凍鮑將被運往福州、寧德等地的超市銷售。
“第一批2噸正在加工,希望能為鑒江鮑魚銷售打開新局面。”陳森說,原先鑒江鎮的鮑魚銷售渠道單一,由養殖戶賣給中間批發商,批發商再賣到餐飲酒店,缺少深加工與附加值。疫情讓陳森等養殖戶探索延伸鮑魚產業鏈,提高鮑魚的附加值。
疫情防控,也成了規范漁排管理的契機。“我們進行網格化管理,組織聘請20名工作人員,在海上不間斷巡邏。”鑒江鎮黨委書記辛捷說,他們還計劃給每個漁排制作一個二維碼,錄入漁排所有人員的信息,讓漁排也有“戶口簿”,讓管理更加高效。
“這次疫情讓我們意識到,海上養殖業要想克服外部風險,必須加強產業自身的競爭力。下一步,我們計劃對接相關部門和機構,加大對養殖戶的培訓,在鑒江鎮逐步探索科學養殖、深海養殖。”辛捷說。
責任編輯:趙睿
- 鮑魚是真正的魚嗎?螞蟻莊園3月30日今天答題答案 2020小雞寶寶考考你每日答案匯總2020-03-30
- 鮑魚是真正的魚嗎?螞蟻莊園小課堂3月30答案2020-03-30
- 羅源縣上長治村:食用菌產業發展的嬗變之路2020-03-30
- 鮑魚是真正的魚嗎?螞蟻莊園3月30日答案今日答案 2020螞蟻莊園答案匯總2020-03-30
- 羅源5個項目集中開工 總投資超10億元2020-03-25
- 羅源排查整治房屋結構安全隱患 全面整治“兩違”行為2020-03-25
- 羅源一男子占河道建停車場獲刑 還要修復生態2020-03-19
- 羅源縣融媒體中心:土“洋”結合,疫情防控更接地氣2020-03-18
- 68歲村醫拄起拐杖挨家挨戶查疫情 黃德春:一人一拐就是“120”2020-03-17
- 架高壓電網捕野味 羅源兩兄弟致人死亡被起訴2020-03-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丈夫夜不歸宿 妻子 “螞蟻搬家”轉走丈夫賬戶2020-04-02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