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書軒為患者診治。
海峽網10月15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 文/攝 實習生 蘇怡蓮)“許醫生,有病人找您。”聽到這句話,許書軒有些意外。為了接受本報記者采訪,他特意空出了昨日上午的時間,但仍有不少患者上門。
“許醫生技術好,而且很耐心!”來就診的楊小姐豎起了大拇指。
許書軒是臺灣人,11年前,他只身一人,胸懷夢想,跨越海峽,為追夢而來。11年間,他扎根福州,從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手,到一家口腔門診部的創始人,從一個人到一個家,不僅圓了創業的夢想,還收獲了一段美好的愛情。“福州就是我的‘第一家園’。”許書軒說,他來自一個口腔醫生世家,從曾祖父到祖父、父親和伯父都創辦了口腔門診,因此他也一直夢想著開一家口腔門診。
“大陸市場大、機會多,要不要去試一試?”2008年,父親許淵輝對剛剛退伍的許書軒提議。許書軒心動了,決定在福州“登陸”:“選擇福州主要是因為這里的人文、氣候等條件都和臺灣很相似,可以幫助我更好地適應。”
初到福州,許書軒明白自己經驗尚淺,因此選擇先在臺資口腔門診部執業。經過幾年的歷練,2015年左右,他感到條件已經成熟,便著手準備創業。“那時候都靠自己,準備材料,聯系部門,我都一一研究。”最多時許書軒一天要打五十幾通電話。
“看到門口的那張沙發了嗎?”順著許書軒所指的方向,記者看到進門右手邊的一張三人座沙發,有兩位患者正在那里等待就診。“門診部開業籌備的最后階段,我連著好幾天都睡在這張沙發上。”
2017年,許書軒的華成口腔門診部終于在高新區正榮財富中心開業。夢想終于照進現實,他坦言太太的支持和鼓勵至關重要。
記者注意到,在許書軒辦公室的墻上,懸掛著一幅書法作品,是他和妻子藍燕名字的一首藏頭詩。“我們是通過一場排球活動認識的。我的父親是排球愛好者,從小耳濡目染,我也喜歡這項運動,我的太太是國家二級運動員。”通過共同的興趣愛好,一個臺灣人,一個福州人,成為了“一家人”。
“創業很難,我一度想要放棄,我的父親和妻子給我很大的力量,讓我最終堅持下來。”許書軒告訴記者,當初他曾猶豫過是要開診所還是門診部,因為相比于門診部,診所的限制比較少。妻子藍燕深知他最初的計劃就是開門診部,因此勸說他要堅持。“我們明明有資格,為什么要放棄?”
不僅是言語上鼓勵,從事傳媒行業的藍燕還一手包辦了門診部的宣傳,門診部的裝修也積極出謀劃策。“門診部裝修到一半的時候,裝修公司撤出了,最后裝修是太太和我兩個人動手完成的,我真的非常感謝她!”
在兩人的努力下,口腔門診部的業績每月穩定提升,許書軒還萌生了開分店的想法:“我想我會一直待在福州,至少退休之前是這樣的。”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際知名IP形象助力電影節 AR沉浸式互動體驗2019-10-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