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永泰建立“1+3+N”幫扶機制 用“密碼”打開扶貧之門
永泰縣丹云鄉紀委工作人員向貧困戶了解扶貧相關情況。
海峽網10月15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文/攝 通訊員 董揚潔 葉靜文)這里建立了“1+3+N”幫扶機制、涌現出思源農林這樣的產業扶貧先進做法、形成了“源于永泰、惠及全市”的惠民資金網經驗……作為全市唯一的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永泰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精準發力,實現了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同頻共振、深度融合。
建立“1+3+N”幫扶機制
“誰來扶、怎么扶”是精準扶貧的難點。永泰注重責任落實,建立一組獨特的“扶貧密碼”——“1+3+N” 工作機制,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縣級扶貧開發協會,形成“村村有工作隊、戶戶有干部幫”的格局。
該機制要求確保每個鄉鎮至少有一名縣處級領導掛鉤,每個貧困戶有縣鄉(鎮)村三級干部掛鉤,每個貧困村有省市縣掛職干部、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其他社會力量幫扶。
同安鎮上莊村鄭建飛一家三口的幫扶之路,是永泰“1+3+N”機制的生動實踐。
60多歲的老鄭行動不便,妻子10多年前半身癱瘓并患多種疾病,兒子在家照顧雙親,是因病致貧的典型。永泰縣從檳榔芋種植、就業幫扶、醫療保障、低保兜底等多方面進行幫扶。尤其去年老鄭跌倒導致脊髓損傷、多部位骨折,治療花了8萬多元,扶貧干部為其加快申請醫療保險報銷,還爭取各種補助和救助資金,扣除住院花銷,老鄭家去年人均收入9800多元。
截至目前,永泰已對因病因殘致貧或無勞動能力的分別給予醫保補助、殘疾人補助和低保兜底,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符合低保條件的432戶全部納入,做到“兩線合一”。
打造“永不走的扶貧隊”
永泰注重選配村帶頭人,在今年村級組織換屆中,通過從經濟能人中“引”、從返鄉創業人士中“培”、從大學生村官中“推”、從優秀村干部中“留”、從機關事業單位“派”等辦法,255個行政村產生新一屆黨組織成員986名,打造“永不走的扶貧工作隊”。新的255名村黨支部書記是致富能手的占74.5%,還在全市率先開展“一懂兩愛”村務工作者試點。
永泰“連山模式” 就是能人帶動產業扶貧典型。同安鎮連山村過去有幾千畝林地拋荒,連長順和檀積蓮等人返鄉成立永泰思源農林發展有限公司,85戶村民以資金或林地入股,隨后基地開墾3300畝種油茶林,還種蜜柚和金線蓮等。入股村民今年春節領到了首次分紅。
“永泰涌現出的產業扶貧先進做法,除了思源農林,還有滿口農友之家、盧峰茶業等。”永泰縣扶貧辦人士說。
創新“互聯網+監督”模式
永泰縣還強化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創新“互聯網+監督”模式:在全市率先建立惠民資金網,實現到人到戶精準監督,形成“源于永泰、惠及全市”的經驗。
“永泰縣惠民資金網上線第三天,我們就發現白云鄉原財政所負責人連某釗伙同黃某某截留侵吞農資補貼款的違紀違法問題,之后對其處分。”永泰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
惠民資金數額大、項目多,且涉及多個領域和部門,給監管帶來新挑戰,在市里支持下,永泰縣去年6月18日上線運行惠民資金網。去年9月30日福州市惠民資金網正式上線。
該平臺上線后,群眾通過網站或手機APP客戶端,輸入姓名或身份證號,即可查詢本人或他人的補助項目、金額、標準等信息。
今年永泰又率先試點將村務村財收支情況在網上公開,實現了從“曬資金”到“曬項目”、“曬個人”到“曬集體”的延伸。永泰還在全市率先試點將村集體“三資”在惠民資金網上公開。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與定西殘聯開展扶貧協作交流活動2019-03-29
- 推動鄉村振興 山西省百個旅游扶貧示范村“數字化”2019-03-28
- 郵儲上杭支行開展貧困戶幫扶活動2019-03-27
- 永泰天門山景區試點“信易游” 信用好可享實惠2019-03-17
- 郵儲銀行龍巖市分行金融扶貧側記 2019-03-12
- 永泰20層“雙塔”11月竣工 建設大廈、金融大廈已封頂2019-03-12
- “光明扶貧”走近閩清:分級診療疏通“因病致貧”最后一公里塌方2019-03-11
- 國務院扶貧辦: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力度2019-03-08
- 傾盡福州所能助力定西脫貧2019-03-08
- 西藏3年完成產業扶貧項目1493個帶動21萬人脫貧2019-03-0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