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兩岸青年歌手在兩岸青年文創產品集市上同臺獻藝。
參展業者向民眾介紹文創產品。
民眾在了解臺灣少數民族手工藝品。
海峽網6月5日訊 6月1日至3日,第十屆海峽論壇的首場子活動——海峽兩岸青年文創產品集市(展銷會)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辦,活動以“文創兩岸,情系一家”為主題,吸引了81家兩岸文創企業參展設攤。來自兩岸的文創產品按照非遺實演區、匠心好物區、玩美生活區三大板塊分類擺設,既有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建盞、燈籠等,也有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手工藝品、美食等。
當非遺遇上臺灣文創
在非遺實演區,一盞盞繪制著不同圖案的傘燈,一幅幅展現著古跡風貌的油畫,吸引了不少民眾駐足欣賞,而這些作品均出自臺灣藝術大師之手。
“你看,這幅畫叫《霧峰林家·宮保第》,畫的是臺灣著名的歷史古跡,它有雕花的門窗、精巧的燕尾脊,還有高高的門楣,處處充滿中式建筑的古典美。”今年67歲的黃信镕來自臺灣云林縣,在島內從事民間技藝的研究與創作長達40年。今年,他在平潭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還與其他民間藝術家一起在平潭澳前臺灣小鎮開設了油畫傘燈展銷館。
在黃信镕看來,無論是用油畫記錄古跡的風貌,還是在紙傘、燈籠里融入油畫的元素,都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大陸有許多非遺項目,我希望用畫筆把這些非遺呈現出來,保留下來。”在平潭期間,黃信镕除了熱衷將石頭厝等平潭特色景觀畫出來之外,也忙著將臺灣的民間工藝品引進油畫傘燈展銷館。下一步他還計劃開設DIY課程,讓更多兩岸同胞尤其是年輕一代了解、喜愛、學習中華傳統工藝。
作為非遺項目,南平建陽的建盞燒制技藝久負盛名。此次文創集市上,不少參展者推出了形式各樣的建盞。“這是我們與民間藝人合作燒制的鷓鴣斑建盞,它的紋路幽藍深邃,取名‘深海’。為了讓建盞更有現代感,我們還設計了紋路相近的杯墊,二者配套使用,更有氣質哦!”在現場,福建工程學院學生黎國玲的解說,讓這套文創產品格外引人關注。
黎國玲告訴記者,福建工程學院有一支十多人的文創團隊,指導老師楊寶華來自臺灣,帶領有興趣的同學開設了博甯文創工作室,從事文創產品設計。“‘建盞+杯墊’的構想,就是我們在臺灣老師的指導下設計出來的。老師告訴我們,文創設計不僅是設計產品本身,還應當思考可以做出哪些文創衍生品,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文創產品的價值。”黎國玲說。
可以說,非遺實演區是本次文創集市中最特別的一個展區,在這里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意融合,上演了一場“文創+非遺”的頭腦風暴。
責任編輯:黃仙妹
- “非遺傳承文創共融”兩岸高校文創論壇在臺舉行2019-03-25
- 品牌升級主題細分 廈門文創園破局“千園一面”2019-03-22
- 故宮帶火中國博物館文創產業2019-03-11
- 景區跨界布局文創成新潮 頤和園推文創彩妝慶婦女節2019-03-07
- 福州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元宵佳節活動等你來2019-02-18
- 少了鞭炮聲,多了文化味 這個春節“顏值”與“氣質”兼具2019-02-14
- 福州三坊七巷畬族館正式開館2019-02-13
- 春節假期“幸福之城”賺足人氣 福州景區攬金超過1億元2019-02-11
- 福州三坊七巷春節年味民俗大戲持續至初五2019-02-06
- 三坊七巷舉行“龍行鴻運鬧坊巷”舞龍表演2019-02-0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