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平方米的養殖基地、年供貨2000多只商品孔雀、年純收入50多萬元……5年前,距福州市區100公里、海拔900多米高的閩侯縣洋里鄉梧溪村的村民們很難想到,二級肢體殘疾人、僅有初中文化的余圣奎,短短5年就憑一己之力創辦了福州首個規模化孔雀養殖場,并且成為“美麗鄉村”的一面金字招牌。
故事要從2011年說起。因兒時得了小兒麻痹癥,余圣奎右手和右腳萎縮變形,無法干重活,長期依靠父母和親人照顧的他,萌生創業想法。一天,他偶然在電視上看到外地養殖孔雀致富的節目,興奮異常,立馬投入實踐。
為掌握養殖知識,余圣奎買回很多相關書籍自學,還向弟弟要來一臺淘汰的電腦,通過網絡認識很多同行和專家,在網上“取經”。緊接著,選址、搭棚、挖溝、開渠,他楞是花了一個月,用一只手獨立完成——個中艱辛唯有自知。
回想起剛剛開始養殖的經歷,余圣奎記憶猶新。2012年,他從浙江金華買回100多只孔雀苗,因水土不服,接連患病死亡,急壞了他。在福建省農科院專家的幫助下,他終于找到病因,一天到晚與心愛的孔雀呆在一塊,琢磨養殖技巧,才將存活率提升到90%以上。
5年來,余圣奎從零起步,逐漸成為孔雀養殖的專家,他的養殖場也多次擴大規模,周邊村民及閩清東橋鎮的10多人都從他這兒買孔雀苗進行飼養,余圣奎毫無保留地將養殖技術教給他們。
孔雀園名氣大了,許多客戶找上門來訂購,有標本公司,也有餐館酒樓。收入上,余圣奎一步一個臺階往上攀升,從最初的每年10多萬元,到目前的50多萬元。
青山環繞的京臺高速閩侯段
2015年底,隨著京臺高速福建段全面通車,洋里鄉有了新出口,原先驅車從福州市區開往梧溪村要近3.5小時,一下子被縮減到1.5小時。“距離近了,慕名而來的游客也多了。”在余圣奎規劃里,他要將孔雀園發展成集觀光、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生態觀光旅游基地,讓更多人品嘗到平常難得一見的“鳳凰肉”。
梧溪村文化廣場一瞥
好消息接踵而至。2016年,梧溪村被列入年度福州市“美麗鄉村”建設名單,村莊華麗轉身指日可待。余圣奎說,既重視城市建設,也不忽略農村改造,“美麗鄉村”搞得好,鄉村旅游才能發展起來,孔雀園里的孔雀才能飛得更高。(記者 邱陵)
責任編輯:趙睿
- 今年5月上半個月 福州四人被終身禁駕2017-05-19
-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昨日在福州舉行2017-05-19
- 福州接入全國平臺 異地轉移公積金職工不用兩地跑2017-05-19
- 福州:輪滑男抓公交車搭順風車 網友直呼“不要命”2017-05-18
- 福州第十九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 “海絲”味濃2017-05-18
- 福州:印尼館亮相“海交會”2017-05-18
- 重磅!福州初三市質檢排位表發布了 2017-05-18
- “區塊鏈”項目落戶福州自貿馬尾 探索多領域應用2017-05-18
- “5·18”期間“福州—馬祖”小三通旅游展區有優惠2017-05-18
- 福州向海 擁抱蔚藍——寫在第十九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舉行之際2017-05-1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領事館舊址 福州煙臺山復興樣本2017-05-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