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夏季,許多消費者熱衷在傍晚至夜間外出活動。《工人日報》記者近日在北京多地走訪發現,隨著24小時健身房、開啟夜間游覽模式的博物館等消費場景加入“不打烊”行列,夜間經濟的活力持續攀升。走出單一“煙火氣”業態的夜間經濟,正逐步融合聯動多個消費場景,使消費者的選擇更加多元。
更多“動靜皆宜”的消費選擇
7月25日晚上10點多,位于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東路的一家健身房內燈火通明,20多位健身愛好者分布在有氧區、力量區、團操區,各自鍛煉。與一般健身房不同的是,這家店24小時營業,消費者可以選擇在任何方便的時間到店鍛煉。
“這種營業時間非常人性化,只要我有空,就能隨時過來。”在該健身房辦理會員卡的張先生告訴記者,因為白天忙著工作,加之高溫,他缺乏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前來健身,“不打烊”的健身房為他提供了夜間健身的便利。
隨著暑期旅游進入旺季,文博場館開始夜間開放,給游客帶來更加清涼舒適的游玩體驗。記者了解到,今年暑假期間,國家自然博物館、北京天文館等多個場館延長2至3小時的營業時間,豐富的夜間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展。
“我們是跟著研學團一起來的北京,專門帶孩子來看國家自然博物館的夜場,這里有博物夜談、電影放映、侏羅紀恐龍特展等各種各樣的活動。”7月28日晚上6點,來自浙江杭州的楊女士正帶著女兒在館內參觀,根據研學機構的日程安排,當晚還有許多充滿趣味的活動等著她們。
多個夜間消費場景走向融合
“夜間觀展以獨特的氛圍為公眾帶來與日間截然不同的文化體驗。”北京天文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延長閉館時間顯著提升了客流量,家庭游客有明顯增加。”
楊女士告訴記者,為了滿足孩子逛夜場的安排,她特意把住宿酒店訂在國家自然博物館周邊,方便活動結束之后盡早回去休息。“這一帶還有很多游玩的地方,參觀完博物館,我們還想去旁邊的天橋商圈逛逛。”楊女士說。
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博物館延時開放可以增加游客的數量和停留時間,一定程度上可以帶動周邊住宿、交通等行業的發展,有利于探索博物館功能與城市消費空間新的結合模式。
記者了解到,隨著夜間消費場景的增加,多種消費場景也在融合創新。北京多家旅游中介向消費者推薦夜間游玩路線,例如水立方、鳥巢、奧林匹克森林公園路線,鼓樓、什剎海、相聲場館路線,以及聯合博物館推出的“夜間探索之旅”等,不少路線還融住宿、餐飲、購物于一體,成為聯動夜間消費的新亮點。
夜間經濟持續升級
2022年,《北京市促進夜間經濟繁榮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突出“北京范”“時尚潮”“文化芯”“科技核”,打造包容多元、業態融合、動靜相宜、安全便捷的“夜京城”。
幾年時間過去,升級的夜間經濟更加成熟,商家嘗試更具針對性的服務模式。例如,大多數24小時健身房配備了自助化操作系統,自動販賣機、洗浴間、自動儲存柜等設施一應俱全,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APP預約、支付、查看課程。即使店員不在,也可以享受各項服務。
此外,原本就具備消費吸引力的場景,也在探索將自身特色融入夜間消費。作為游玩勝地的798藝術區,充分發揮藝術文化資源優勢,通過夜間藝術展、夜游美術館、沉浸式戲劇、潮流市集等各種形式的休閑文化活動,吸引年輕人前來打卡消費。
業內人士表示,文化內涵缺失、產品供給單一等因素,曾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夜間經濟的發展。如今,培養地方特色夜生活文化、豐富夜間經濟業態、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完善公共設施與服務全方位舉措逐步推進,讓夜間經濟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實習生 金珈伊 本報記者 劉小燕)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法國約40家博物館數據系統被勒索軟件攻擊2024-08-07
- 博物館暑期服務,如何“出新”更“走心”?2024-08-02
- 多領域蒸蒸日上亮點紛呈 彰顯中國發展蓬勃活力2024-07-25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共建“一帶一路”產業發展國際研討會舉行2024-08-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