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聯姻”未見得能熬過七年之癢。制藥巨頭諾華此前耗資520億美元收購了全球最大眼科企業愛爾康,近期卻選擇“分手收場”。記者從諾華制藥官網獲悉,諾華將剝離愛爾康眼部護理設備業務,分拆預計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同時啟動回購不超過50億美元的股票,而眼科制藥業務仍繼續留在手中。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A股唯一一家眼科上市公司愛爾眼科卻賺得盆滿缽滿。
耗資520億布局 眼科市場卻業績不佳
有分析師估算認為,愛爾康的分拆價值在150億~230億美元之間。2008年~2011年,諾華陸續耗費520億美元從雀巢手中“接盤”眼科產品子公司愛爾康。收購成功后,愛爾康成為諾華旗下第二大業務部門,營業額達100億美元。自此,諾華的業務范疇涵蓋創新藥、眼科和成熟藥物。據了解,諾華是全球最大的藥企之一,而愛爾康公司則是全球最大眼科專業藥廠,旗下有眼科用藥、眼科醫療器械與耗材、視力保健產品等。
然而“嫁入”諾華的愛爾康業績并不亮眼。數據顯示,愛爾康在2011年還未被完全收購前銷售額增幅為10%,此后連續3年增速僅為3%,2015年銷售額更是下降達到9%。有分析認為,或因為白內障手術裝置和人工晶狀體市場需求下降,導致愛爾康營收持續下跌。
此前諾華總裁曾透露:“愛爾康留在諾華的時間可能快要進入倒計時。”諾華目前正逐漸將資源集中到核心醫藥業務上,愛爾康眼科制藥因為保留下來而被轉入諾華創新藥物部門。針對此次剝離愛爾康眼部護理設備業務,諾華在分拆業務公告中表示,剝離計劃將有助于諾華和愛爾康全力專注于各自增長戰略。
在行業觀察人士看來,諾華今年以87億美元收購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處于臨床階段的基因治療公司,這意味該公司對新藥市場、基因治療領域越來越重視。而隨著公司業務重新調整,巨資買下且銷售額不給力的愛爾康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冷門”眼科 仍被視作“藍海”一片
無論是綜合醫院還是大眾,舊觀念普遍認為“眼科偏小”,到目前為止眼科在器械、設備領域還沒有一個上市公司(無論主板還是創業板),但實際上,眼科領域唯一一家A股上市的愛爾眼科卻賺得盆滿缽滿。其2017年年報顯示,當年營收增長率接近50%,為近五年來最高;2017年凈利潤達到7.43億元,同比增長33.39%。“作為我國首家上市的醫療服務機構,愛爾眼科近年來營收和凈利潤始終保持高速增長,連鎖醫院數量也在進一步增加,行業地位無可撼動。”
分析認為,無論是人口老齡化的影響,還是青少年兒童離不開“電子屏”的影響,昔日的“冷門”眼科現在卻被視作“藍海”一片。“眼科產品總體來說毛利潤較高,這也是當初諾華購買愛爾康的一大誘因;但因為該領域細分程度高,愛爾康近年來在耗材、器械和設備方面的銷售業績不夠好,所以諾華沒有來得及等到市場春天。”該業內人士表示。(全媒體記者涂端玉、蘇贊)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人工智能也能查眼病 水平“匹敵頂級專家”2018-08-14
- 助力“健康中國”第十屆眼科學術年會在福州召開2018-06-24
- 重磅!全球首個“眼科基因療法”藥物震撼上市2017-12-21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北京銀行推400億“補血”計劃 城商行老大謀轉2019-03-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