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購不斷打破歷史紀錄,巨額收購接連不斷,中國正日益成為全球并購舞臺的核心。
并購市場咨詢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度公布的交易值包括本地及海外并購高達1666億美元。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前9個月,中國企業已宣布的海外并購總金額超過1700億美元,比過去任何一年都要多。
10月13日,AVCJ和Mergermarket在上海舉辦的“中國企業并購論壇2016”上,與會嘉賓指出,在中國并購市場中,海外和科技領域的并購火爆。同時,上市公司戰略投資者和PE財務投資者作為并購市場中重要一環,隨著中國企業并購需求與規模不斷增加,雙方的合作也逐漸成為一種趨勢,但雙方合作也面臨著利益不一致等多方面的挑戰,兩者如何實現合作共贏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兩個領域并購火爆
在中國的并購市場發展過程中,海外并購和科技領域并購成為越來越熱的話題。
中國企業的海外并購已呈非常兇猛的態勢。相關數據顯示,中國2016年第一季度跨境并購案例數量占全球的50%,前三季度中國企業已宣布的海外并購總金額超過1700億美元,比過去任何一年都要多。
有上市公司人士認為,中國企業在海外并購已經由過去的“中國需要”演變為如今的“中國想要”。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不斷掀起高潮的驅動因素有很多:首先,受國家“一帶一路”利好政策的影響,很多企業紛紛走向海外收購資產;其次,中國諸多銀行非常支持企業進行海外并購,同時一些中型本土私募基金的崛起也推動著中國的海外并購走向高潮;第三,中國本土經濟放緩,本土優質的投資并購標的減少,而海外的企業則擁有非常高的性價比,中國A股上市公司希望將海外那些高盈利、信譽好、平臺高的資產買過來增強自身實力與競爭力;第四,海外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子公司由于種種原因在中國發展得不太好,于是希望被中國公司收購。
中國化工集團以466億美元收購先正達、美的集團(26.370, 0.07, 0.27%)292億元收購庫卡、萬達230億元收購美國傳奇影業……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給人留下了 “土豪買買買”的印象,然而隨著交易越來越龐大復雜,蘊藏的價值越來越難以預知,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難以預測。
此外,科技行業的并購正成為中國并購市場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這一點可以從BAT等互聯網巨頭的行為中得到印證。它們在全球范圍內不僅收購擁有相關技術的公司,還投資一些初創公司。科技領域并購層出不窮的內在驅動力是什么?光速安振聯合創始人宓群認為,由于科技變化太快,BAT等巨頭公司已經從過去復制創業公司的創意和模式,轉變為內部專注做主營業務,外部通過并購來實現技術的創新與更迭,從而增強公司整體競爭力。此外,一些上市公司的PE倍數較高,通過并購的方式其套利空間較大。
PE與企業:盟友or對手
隨著中國企業并購需求與規模不斷增加,A股上市公司與PE的合作也逐漸成為一種趨勢。
PE與上市公司聯手看似有些奇怪,因為兩者有時在并購資產時是處于競爭關系。不過更加靈活的PE擁有豐富的交易與跨國知識,而A股上市公司則擁有豐富行業知識和大量分銷渠道,從這點來說,兩者可構成較為理想的合作伙伴關系,成為盟友。
但是,由于雙方的投資視角、投資階段、決策過程有諸多不同,因而也面臨著利益不統一的挑戰。私募股權基金自身財務投資者屬性,通常情況下在幾年內有明確的退出要求,而A股上市公司則是從行業長遠角度為出發點,周期較長,沒有急切的退出壓力。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在公司治理方式等問題上會出現許多不同的意見,儼然又從盟友變成了競爭對手。雙方又該如何保證共贏的伙伴關系?
中信資本高級董事總經理信躍升認為,上市公司和PE想要實現共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PE主動與上市公司合作,在并購時PE占大股份,上市公司占20%-30%少數股份;另一種是上市公司主動,上市公司占大股份,PE占少數股份。“兩種方式都可以實現共贏,關鍵是要弄清楚究竟哪種模式更適合雙方的并購交易。”他說。
責任編輯:金林舒
- 430億美元!中企史上最大規模海外并購完成交割2017-06-09
- 中國企業足球營銷搶灘世界杯 比贊助中超劃算2017-04-07
- “史上最嚴外匯管控”發威!PE傻眼:2017年海外并購或將“腰斬”2017-03-10
- 中國企業擬建太空旅游主題公園2016-09-07
- 中國企業500強國企仍占近6成 民營企業增至205家2016-08-30
- 2016中國企業500強榜單:福建10家企業上榜2016-08-28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超市“無人”的代價:少了售貨員,多了些什么2017-07-20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