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發布了《中國汽車經銷商對廠家滿意度調查研究報告(2016)》,在參與調查的28個品牌中,經銷商對廠家滿意度平均得分70.8分,整體滿意度較往年并沒有明顯提升。自主、日系品牌的經銷商滿意度平均得分較高,而美系、法系的平均得分較低。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最近奧迪與上汽簽署合資協議而引發的廠商矛盾激化,致使豪華車組別的奧迪品牌滿意度,從2014年排名第一降至今年的墊底,最終以59.4分位居28個汽車品牌的倒數第4名,這也是德系品牌中唯一一家進入“不滿意排行榜”的品牌。
從報告結果來看,經銷商的盈利狀況不容樂觀。2016年前三季度,近一半的經銷商屬于虧損狀態。“賣新車不賺錢”似乎已經成為行業內司空見慣的事情,經銷商銷售所產生的利潤僅占總利潤的5%,59%的經銷商新車銷售毛利潤處于不盈利狀態。
壓庫行為嚴重、經銷商靠賣新車拿廠家返點創收、4S店靠售后維持盈利,這種不平衡的狀態是不少廠商關系緊張的主因。
對比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一個大不同是——銷售對利潤貢獻率。自主品牌中有42%的經銷商賣車可促進利潤提升,而這個比例在合資品牌中僅有1%??v觀今年車市,尤其是三季度自主品牌的強勢歸回,導致合資車型價格下探,進一步擠壓了經銷商的利潤空間。
或許,也是對所屬品牌在中國車市的發展預期不同,導致在經銷商對廠家的滿意度調查中,自主品牌滿意度連續數年高于合資品牌。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