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要調好惠民底色(一線視角)
李紅梅:
最近,網上流傳的一則“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引發業內廣泛關注。按這個“征求意見稿”的說法,互聯網醫療將設置執業資質紅線,并只能開展醫療機構間的遠程會診和慢性病管理業務。如此一來,沒有綁定線下醫療機構,或是沒有實體執業資格的互聯網醫療平臺,面臨倒掉的風險。
有人擔憂,這樣一刀切對產業發展十分不利。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正視互聯網醫療的本質和價值。從本質上講,互聯網醫療提供的也是醫療服務,只不過用了更現代化的平臺和科技手段。它并未改變人們對醫療的期待,如果達不到好的醫療效果,再炫的互聯網技術也于事無補。
也就是說,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前景,取決于它能否給社會提供更優質、便捷的服務。在這一點上,它跟傳統醫療沒有差別。患者并不滿足于更方便地找到好醫生咨詢、掛號,而是要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資源。這一步實現不了,所謂的渠道優勢就會失去吸引力。比如,有人想整形,通過平臺聯系好了手術,結果做手術的地方不是醫療機構,不僅沒有改善醫療體驗,反而要面對巨大的風險,顯然會對互聯網醫療作出負面評價。從這個角度看,對互聯網醫療提出資質要求,無疑是一道必要的防火線。
當然,互聯網技術對醫療領域的介入,從大方向上看符合社會發展需求,有助于推動我國醫療服務行業的升級改造,為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提供新的解決方案。比如,改革服務流程,改善內部管理,優化資源配置,用智能設備監測病情,用臨床大數據對接研發藥品,互聯網技術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不少過去期待的改進已經成為現實:支付寶、微信開通預約掛號、繳費服務,不用再一大早現場排隊,甚至熬夜排隊;杭州進行診間結算,直接把門診費用結算端口開到醫生的電腦上,省得患者來回跑;云醫院讓偏遠地區的患者得以和北上廣的知名專家面診,遠程病理、超聲、影像等診斷服務,大大降低患者看病成本;大數據幫助醫學影像診斷開始商用化,甚至有了做手術的智能機器人。正因為切中這些“痛點”,“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得到資本的青睞,2015年投資額近百億元,并仍在快速增長。
醫療領域的“互聯網+”,還有巨大的潛力等我們去挖掘。很多醫改小目標,都可以在這個技術基礎上輕松實現,除了在家門口看病、縮短看病時間等好處,還有助于家庭醫生的推廣、慢性病的管理、檢查結果的互認等。當我們用新技術一步一步去疏解癥結、降低成本、優化資源配置,也就接近了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的醫改大目標。可以肯定,只要互聯網醫療對社會有這樣的正向價值,即便劃定資質紅線入口,也不會影響行業的健康發展,反而能進一步激活社會資本,發展出更多樣化的健康產業,以滿足人們的多層次需求。
互聯網與醫療的融合是大勢所趨,雖然原始生長的階段,問題不少、風險也不小,給用戶及社會帶來不少麻煩。不過,面對“成長中的煩惱”,無須“把孩子和臟水一起潑掉”。面對新業態,采取守住底線、了然動向的包容審慎態度,主動擁抱技術進步而不是被裹挾著前進,我們才能更好地享受“互聯網+”的紅利。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真正的大片:技術的外殼下裹著一個好故事!2017-08-01
- 福州出簡政放權時間表 下月實行清單之外無證明2017-08-01
- 浙江優化服務環境 “政策紅包”加速臺企轉型2017-08-01
- 福州出簡政放權時間表 下月實行清單之外無證明2017-08-01
- 外匯局:6月國際貨物和服務貿易順差1143億元2017-07-31
- 互聯網家裝管理亟待加強 多家知名企業陷投訴風波2017-07-31
- 南安市行政服務中心即日起試行周六無休制度2017-07-29
- 福州農村貧困人口看病多兩道補助2017-07-28
- 寧德省級專家服務基地申報開始 入選獲經費支持2017-07-28
- 上半年福建檢驗檢疫局轄區整車進口保持快速增長2017-07-26
- 最新網絡金融 頻道推薦
-
6月互金協會信披系統數據曝光 宜信惠民逾期金2017-08-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