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發布了數字經濟下的就業與人才研究報告:上篇《邁向2035:4 億數字經濟就業的未來》及下篇《邁向2035:攻克數字經濟下的人才戰》。報告提出,數字經濟將為中國未來就業生態帶來深刻變革,并創造逾4億就業。
報告撰稿人之一、BCG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阮芳表示:“數字經濟下,數字技術深入改變了傳統行業的商業邏輯和運行方式,使新的組織內外協作模式順暢運行。同時,數字技術對人類勞動的可替代力越來越強,‘數字原住民’們還擁有新的數字時代工作價值觀。”
報告認為,數字技術將從商業邏輯、組織形態、勞動能力及價值觀三個角度對就業人群、就業領域、就業方式施加“新增、強化 ”及“弱化、消失”的二元影響,預計2035年中國整體數字經濟規模接近16萬億美元,總就業容量4.15億。
在就業人群上,掌握特定的專業技能(尤其是應用數字技術),以及具備機器智能尚無法大規模取代人類的人際交互、創造性等素質成為重要就業壁壘。另一方面,機器智能化及平臺就業使就業者的身體素質、所處地域不再構成制約,帶來全球化的廣泛協同和對勞動者的一視同仁;在就業領域上,數字化基礎服務,以及傳統產業+數字化的跨界機會大量產生,數字技術還帶動新商業模式,從而激活新領域就業。另一方面,被數字技術改變商業邏輯的部分行業及職能領域就業機會面臨轉型、銳減、甚至消失,部分標準化、程序化的非腦力工作也將被技術低成本取代;在就業方式上,產生平臺型就業和創業的新途徑——自由人相互聯合、“按需聚散”、履行契約,擁有多份零工的斜杠青年亦能展現價值。而“數字原住民”一代成為就業主力軍,他們的新就業文化和價值觀也對傳統組織+雇員關系構成挑戰。
報告指出,數字技術對就業的激活效應仍將大于消減效應,預測到 2035年中國整體數字經濟規模接近16萬億美元,數字經濟滲透率48%,總就業容量達4.15億。而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數字經濟就業生態與傳統就業生態將保持并存發展、融合促進的良性互動關系。
報告認為就業人群變革亦會對企業人才管理產生影響,不少企業都面臨資深高階人才任用的“三重難關”:生存之難——如何確保高階人才在組織內快速立足、發揮業務價值;融入之難——如何為之營造組織歸屬感,使其順暢融入;以及發展之難——如何配置認可與發展手段,持續激發創業激情。
針對此問題,該報告建議企業在資深高階人才管理上,需要圍繞他們最關切、且對其在組織內貢獻價值最關鍵的方面,并將之視為組織長期性、系統性的能力建設工程,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賦予高階人才“權”與“勢”。圍繞團隊、組織、家人,強化高階人才的支撐系統。
責任編輯:莊婷婷
- 媒體:馬云不是去美“納貢” 更像是去“擴張”2017-01-10
- 韓放寬留學生就業簽證政策 以應對制造業招工難2017-01-10
- “十三五”5G階段性主攻任務確定2017-01-09
- 2016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告出爐 哪個專業最好就業?2017-01-05
- 臺媒:企業裁員增加 臺灣就業環境早已進入寒冬!2016-12-12
- 榕出臺外籍人才準入政策 高層次人才年齡不受限2016-12-05
- 泉州以創業帶動就業 涌現出59家眾創空間2016-11-28
- 泉州以創業帶動就業 涌現出59家眾創空間2016-11-28
- 媒體:做一條就業的漏網之魚又如何2016-11-11
- 臺灣青年平潭就業創業培訓活動在臺灣創業園舉行2016-11-01
- 最新金融觀察 頻道推薦
-
1.11早知道:支付寶存盜刷隱患 金價創六周新2017-01-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