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英歌舞、游神等民俗再次火“出圈”。快手方面數據顯示,2月2日(北小年)到2月14日(大年初五)期間,平臺上游神相關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217%,英歌舞、游神相關話題分別登上快手熱榜27次、17次。數據表明,更多人通過快手熱點看到了傳統民俗魅力。
一條“游神”視頻點贊量過百萬
“游神”是福建地區傳統習俗。在游神活動時,當地居民會將神像抬出神廟,或找專人扮成神明在街上巡游,以祈求風調雨順、合境平安。據介紹,該民俗產生了平安清醮民俗文化節等多個非遺項目。
2月以來,快手創作者拍攝的游神視頻頻登上熱榜。@小陳喲_ 發布小朋友變裝為游神隊伍開道“馬夫”的作品,截至2月21日,該視頻點贊量已過百萬。此外,多個解釋“趙世子”“凈爐手”等游神術語的作品,也讓網友了解到民俗背后的文化傳承。
同樣來自福建的簪花圍也在快手爆火。簪花圍是泉州蟳埔女性特有的頭飾。插上色彩鮮艷的花卉、盤上含苞欲放的花環后,簪花圍便成為了“行走的花園”。在快手上,用戶們紛紛發布各種泉州簪花圍的打卡體驗視頻,以及簪花圍教程。據《2024快手春節報告》,春節期間福建蟳埔村簪花圍播放量同比增長3058%,成為播放量增速最快的非遺民俗。
非遺、民俗火爆“春節檔”
除簪花圍外,打鐵花、英歌舞,以及舞龍、舞獅等非遺民俗活動,也先后登上多個快手熱榜,火爆了整個“春節檔”。《2024快手春節報告》數據顯示,花燈、打鐵花、英歌舞、舞龍、醒獅、簪花圍、剪紙、面塑、滾燈、糖畫成為了2024春節期間最受關注的非遺民俗TOP10。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林繼富認為,民俗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簪花圍等非遺民俗爆火,是傳統民俗與現代化技術的融合發展,推動著傳統民俗文化走向更大的市場,讓更多優秀的民俗文化更容易被看到。
快手熱點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疆域地大物博、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幾乎每一個人的家鄉,都有著值得傳承的非遺民俗項目。期待短視頻傳播快、覆蓋廣的特點,能讓民俗被更多人看見,同時也能助力帶動各城市文旅產業的發展。
- 最新專題資訊 頻道推薦
-
福建省安監局組織收聽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2024-0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