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5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歐碧仙 陳榮富 通訊員 林劍冰)“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如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是大家面臨的重要課題,其核心是要引導各行各業精準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化危為機。”23日,全國人大代表、莆田市市長李建輝接受記者專訪,談到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如何抓“六保”促“六穩”時說。
“穩”是大局,“保”是底線。李建輝說,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莆田上下凝心聚力、精準應對,奮力奪取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探索出許多“穩”住陣腳、“保”住底線的好辦法。
以莆田的支柱產業、民生產業——鞋業為例,莆田鞋業產值千億,從業人員50萬,外向度高,出口占比約70%。“沒有穩住這雙‘鞋’,就穩不住就業、穩不住大盤。”李建輝說。
心中有數,應對有方。李建輝介紹,針對春節假期結束前后,企業普遍面臨“有單無人、復工觀望”的困境,莆田在全省率先出臺支持中小微企業共渡難關“10條”以及復工復產“20條”等一攬子政策,從信貸支持、費用減免、復產補助等方面,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在全國率先創新設立投保專項資金,為納稅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購買復工復產綜合險,為企業兜底,提振發展信心。同時,創新“三原三聯”快速轉產模式,充分利用原設備、原車間、原工人等現有資源,聯合開發、聯合設計、聯合生產,推動200多家鞋服企業協作轉產防疫物資;創新企業共享員工模式,在全省率先建立“企業用工共享信息平臺”,推行靈活用工、調劑用工、共享用工。
針對境外疫情蔓延時,企業面臨“有人無單、庫存積壓”以及“有單出不去、新單不敢接”等困難疊加,莆田又在全省率先與中信保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協助企業實現保單融資意向額度200億元,穩住企業接單保單信心。同時,依托國家級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構建多功能、多業態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以新業態助力外貿克難前行。截至5月19日,莆田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達產電力指數85.8,復工電力指數92.6,持續位居全省前列。
“危與機并存。我們有巨大的內需市場、堅實的產業基礎,主動求變,就能化危為機,走出一條有效應對沖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李建輝說,比如,通過“三原三聯”模式,莆田既解決了當地防疫物資保障,又防止一哄而上式轉產造成產能浪費,也探索出鞋業全產業鏈抱團發展的新路徑——通過組建鞋業創新賦能中心,運用互聯網、5G和大數據技術,建設柔性化制造共享平臺和分布式直播基地,引導鞋企“千廠互聯、小單快反、抱團協作、協同制造”,打造莆田好鞋區域品牌、全力拓展內銷市場,持續為莆田穩住這雙“鞋”。
責任編輯:趙睿
- 莆田:加大困難幫扶力度 兜牢民生保障底線2020-05-25
- 福建全國人大代表就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建言獻策2020-05-25
- 全國人大代表、福州市市長尤猛軍 :穩住基本盤 保住民生底線2020-05-25
- 全國人大代表、泉州市委書記康濤:保市場主體,打通產業大循環2020-05-25
- 全國人大代表侯艷梅建議——推動醫療保險與工傷保險互通2020-05-24
- 全國人大代表薛玉鳳,為平潭碧海銀沙“帶貨”2020-05-22
- ?奮進,讓老區鮮亮起來——訪全國人大代表、龍巖市新羅區西城街道西安村黨委書記章聯生2020-05-22
- 福建全國人大代表、住閩全國政協委員抵京2020-05-21
- 剛剛,福建全國人大代表、住閩全國政協委員抵京2020-05-20
- 全國人大代表馬慧娟:讓文化的力量深扎泥土2020-05-20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從取得決定性成就到奪取全面勝利——從全國兩2020-05-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