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接著一任干 厚植綠色發展優勢
《變害為利 造福人民——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福建木蘭溪的先行探索》在我省干群中引起熱烈反響
東南網12月2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25日晚,在木蘭溪防洪工程開工建設20周年之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開播三集專題節目《變害為利 造福人民——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福建木蘭溪的先行探索》,在我省干群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親自擘畫、親自推動治理木蘭溪水患,全面實現了“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目標,創造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實踐成果。唯有一任接著一任干,久久為功,厚植綠色發展優勢,才能更好地推進新福建建設。
“木蘭溪治理,是一個變害為利、造福百姓的生動實踐。”收看專題節目后,省水利廳干部紛紛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方針和在福建工作期間的治水思路,緊緊圍繞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兩大協同發展區,守好治水安民的初心,擔起興水惠民的重任,補短板、強監管,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我省水利改革發展再出發。
“第一時間收看了專題節目,深切感受到木蘭溪20年來通過生態治水的滄桑巨變,生動詮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從“談洪色變”的歷史創傷,到“人水和諧”的生態新圖景,木蘭溪治理成為“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生動實踐,書寫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樣本。身為環保人,我們將堅守使命,牢記囑托,把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解決百姓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作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目標抓好落實,厚植綠色發展優勢,讓福建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木蘭溪20年接力治理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唯有一任接著一任干,久久為功,才能實現綠色永續發展。”省林業局干部職工收看專題節目后表示,全省林業部門將繼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推進百城千村、百園千道、百區千帶等“三個百千”綠化美化行動,提升森林資源質量,增強森林生態功能,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綠色幸福指數。
省農業農村廳干部職工收看專題節目后表示,木蘭溪治理是新中國水利史上“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生動實踐,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還優化了人居環境,帶動了百業興旺。福建將繼續全面加強鄉村生態環境保護,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梯次推進生態村建設,著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凈土保衛戰與打好藍天保衛戰,打造“綠盈鄉村”品牌。同時,持續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確保完成 “一革命四行動”三年行動計劃目標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的治水理念和生動實踐,對我們開展水利工程建設具有戰略性指導意義。”羅源縣水利局總工程師陳從容說,近年來,全縣生態水利項目建設不斷增多,按照木蘭溪治理“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思路,著力將水利工程變成推動發展、增進福祉的“發動機”。為了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羅源在全省率先實現水利建設工程遠程異地評標,爭取讓水利工程早竣工、早見效。
“習近平總書記大力推動木蘭溪流域綜合整治,使之變害為利,造福于民,成為中國最美河流之一。南安市位于晉江中上游,橫跨東西溪流域。治理得好是優勢,治理不好則會水患頻頻。”南安市梅山鎮黨委書記黃西岳說,在大力實施“兩溪一灣”安全生態水系綜合整治中,全鎮大力開展保護水資源的教育活動,營造全民護河的良好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親自推動治理木蘭溪水患,變害為利,造福人民。下一步,和溪鎮將運用市場化運作模式,實現戶清掃、村收集、鎮轉運的每日保潔模式,徹底改變生活垃圾清運不及時現象。同時,成立3支河道漂浮物應急清理隊伍定時清理河段污染物,并落實水電站最小下泄流量,確保河道暢通、水質良好。”南靖縣和溪鎮黨委書記、龍山溪和溪鎮段河長莊忠鵬說。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城市“間綠透綠 顯山露水”要升級2019-12-25
- 福建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架構基本建成 看病更省心2019-12-25
- 福建檢察機關共立案公益訴訟案件3272件2019-12-25
- 前11月福建自金磚國家進口資源類產品大幅增長2019-12-25
- 福建首架保稅租賃進口直升機抵廈2019-12-25
- 《福建省“數字絲路”建設實施方案》出臺 2022年“數字絲路”經濟規模將達千億元2019-12-25
- 福建:“體育+”,讓全民健身好玩又好看2019-12-25
- 優勢突出 數字絲路將成福建數字經濟發展新引擎2019-12-24
- 長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成福建首個"創森"縣級城市2019-12-24
- 今年1—11月福建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0%2019-12-24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福建自媒體大V網絡扶貧公益行走進寧德古田2019-12-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