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黨鄉鄉親們自發組織敲鑼打鼓,載歌載舞,以表達感謝總書記的深切厚愛。楊超異 攝
下黨村街景。吳通華 攝
8月7日訊(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邱麗娟) 夏日的壽寧縣下黨鄉,蟬鳴陣陣,草木蔥蘢。習近平總書記4日給壽寧縣下黨鄉的鄉親們回信,祝賀他們實現了脫貧,鼓勵他們發揚滴水穿石精神,走好鄉村振興之路。喜訊傳來,下黨鄉沸騰了,鄉親們奔走相告,黨員干部們備感振奮。
下黨鄉地處閩浙兩省交界處的大山深處,這里曾經是無公路、無自來水、無電燈照明、無財政收入、無政府辦公場所的“五無”特困鄉,所在地通往四處毗鄰鄉鎮,都得翻山越嶺步行10多公里,買賣東西只能靠肩挑背馱。直到建鄉時,農民年人均收入仍不足200元。
下黨鄉的深度貧困牽動著總書記的心。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曾九到壽寧三進下黨,訪貧問苦、現場辦公、解決難題、推動發展,開啟了下黨脫貧致富的歷史征程,也給他留下了“異常艱苦、異常難忘”的深刻記憶。
三十年彈指一揮間,壽寧縣廣大干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昔日的“五無”特困鄉,如今已煥然一新。如今的下黨,已經從原先閉塞落后的窮鄉變成遠近聞名的旅游小鎮,2018年全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66元。
“‘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當年‘三進下黨’的場景,我至今還歷歷在目......”6日下午5時許,下黨鄉鄉政府會議室里,黨員干部群眾們屏息聆聽著習近平總書記給下黨鄉鄉親們的回信。
一遍,兩遍,掌聲響起,經久不息。聽到信件內容的那一刻,下黨鄉全體黨員干部群眾們心潮澎湃,振奮不已。
半個多月前的7月14日,一封由6名黨員干部群眾代寫、寄托著全鄉人民深情的書信,輾轉千山萬水,將下黨鄉脫貧致富的喜訊報給了習近平總書記。
信中,他們深情回憶了當年總書記三進下黨的情形,報告了下黨鄉在黨的好政策下,全鄉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全部脫貧了,同時他們還在信中盼望總書記能抽空回下黨走一走,看一看。
書短情長,字字暖心。
圖為壽寧下黨村古民居。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指出,希望鄉親們繼續發揚滴水穿石的精神,堅定信心、埋頭苦干、久久為功,持續鞏固脫貧成果,積極建設美好家園,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聽完總書記的回信,下黨鄉鄉長項忠紅一個字一個字的將這句刻進了心里。
“我們一定要遵循總書記的囑托,把它當作下黨發展新的起點,立足青山綠水的優勢,繼續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美麗鄉村游,讓第三產業帶動第一產業,推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項忠紅說,我們一定要把下黨鄉建設好,發展好,以實際行動回報總書記的殷切勉勵。
“總書記給我們回信啦!”習總書記回信的消息奔向下黨鄉的田間地頭,振奮了這個正在新時代鄉村振興道路上奮力迅跑的老區。聽聞喜訊,鄉親們自發組織,敲鑼打鼓,載歌載舞,以表達感謝總書記的深切厚愛。
圖為下黨鄉下黨村古民居。吳通華 攝
“總書記的回信,是鼓勵也是鞭策。”壽寧縣下黨鄉下黨村黨支部書記王明祖說,收到總書記給下黨鄉群眾的回信后,振奮人心,倍感鼓舞,感覺自己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下黨村目前有1341人,農民人均收入13605元,作為一名基層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保護好下黨的生態環境,發展好茶業、紅色旅游等特色產業,帶著村民讓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努力實現新時代鄉村振興。
“30年了,總書記仍然想著我們,勉勵我們,我們一定不能辜負總書記的厚愛與深情,立足家園創實業帶領鄉親們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2014年就返鄉創業的青年王明秀看到總書記的回信后激動萬分。
“我已經把總書記的回信前前后后看了十幾遍,身為下黨村的一分子,我感到十分光榮和自豪。”王明秀說,他在下黨鄉經營著一片680多畝的扶貧定制茶園,目前,有超過180戶農戶加入其中并受益。
近年來,下黨鄉立足資源優勢,靠山吃山,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創新模式,走除了一條農業富民、生態立鄉的發展之路。
茶葉是下黨鄉的主導產業,要“造血”就要從茶產業入手,從村民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茶葉入手。下黨村兩委經過多方調研、考查,策劃推出“福山水”扶貧定制茶園項目。從以前賣茶葉轉變到租茶園,創新打造中國首個扶貧定制茶園模式。今年58歲的返鄉村民王明江就是享受扶貧定制茶園紅利的一員。
“總書記的回信讓我倍受鼓舞,我要一步一個腳印,靠山吃山,穩穩地過上幸福的日子。”2015年初,王明江和他的兒子一起加入下黨蓉黨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夢之鄉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茶葉加工廠上班。父子在茶廠做包裝,年工資收入8萬多元,自家的5畝茶園每年收入2萬元以上。在兩年多時間里,王明江一家不僅還清了債務,而且還住上一座四層磚混結構新樓房。
村民王光朝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幸福下黨,難忘習總。”今年72歲的王光朝是給習總書記寫信的6名黨員群眾中的一員,如今他在下黨村經營著一家名為“幸福茶館”的茶館,年收入3萬多元。40多年來,老王種田、種地,賣茶葉、賣農產品……到如今經營“幸福茶館”,親歷了從貧困潦倒走向今天的幸福生活。
1989年7月19日,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帶領地直18個部門領導來到了下黨,現場辦公解決發展難題。王光朝就是當年為習近平一行挑解暑涼茶的志愿者之一。
看到習總書記的回信后,老王激動不已:“總書記的每一句話都說到了我們老百姓的心坎上,讓我倍受鼓舞,作為下黨鄉的一份子,親眼見證了下黨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
原下黨鄉黨委副書記劉明華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東南網記者 葉伏國 攝
“總書記日理萬機,沒想真的給我們回信了,而且還這么快。”下黨鄉原黨委副書記劉明華說,得知習總書記在百忙之際給鄉親們回信,我感到非常激動,也非常的感恩。30多年前,下黨鄉還是一個“五無”貧困鄉,在總書記的掛念與關心下,如今的下黨發生了巨變。我們就想這把這些喜訊告訴總書記,便寫下了這封信。請總書記放心,我們一定堅定信心、埋頭苦干,把下黨建成山清水秀、村美民富、宜業宜居的美好家園。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下黨,慕名前來考察、前來旅游觀光的人們也紛至沓來。原本沉寂冷清的村落悄然間熱鬧起來,沸騰起來!
2018年,下黨鄉累計接待游客突破17萬人次,村民直接增收800多萬元。幾年來,下黨村繼入選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之后,2016年又被評為首批“中國千千萬萬鄉村旅游品牌村”“中國鄉村旅游示范村”。近日,下黨村又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推薦名單。
夕陽西下,漫步在下黨鄉村道上,青山如黛,山澗清澈,建于清代嘉慶年間鸞峰廊橋飛架兩山之間。從30年前的“五無”特困鄉到如今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關注的“明星鄉”,這個曾經給習總書記留下“異常艱苦,異常難忘”深刻記憶的貧困山鄉正按著總書記的囑托,把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給下黨鄉鄉親的回信2019-08-07
- 習近平: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2019-08-06
- “壽寧高山茶”成第十五屆 武術世錦賽官方指定用茶2019-07-22
- 古田屏南壽寧順利實現脫貧“摘帽”2019-06-24
- 寧德壽寧:少年學子樂開腔 唱響“非遺”北路戲2019-06-12
- 壽寧:有了“下鄉的味道”電商平臺 貧困戶不愁啦2019-05-16
- 壽寧舉辦“鄉村振興茶香滿園”開茶節暨茶旅文化節2019-03-20
- 寧德壽寧高山茶獲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證2019-03-08
- 福建首單政策性農業氣象巨災指數保險花落壽寧2019-01-09
- 壽寧竹管垅高山茶米節:茶米相融 美食迎客2018-11-14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市政協召開工商聯界別委員“三個福州”建2019-08-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