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對象:任鏡波,1934年6月生,福建福州市人。原交通部集美航海學院黨委統戰部部長,集美大學校董會一至四屆常務校董、副秘書長,研究員。從1981年1月起,一直參加集美校友總會工作,曾任三屆13年理事長,現為永遠名譽會長。廈門市陳嘉庚教育基金會顧問。
采 訪 組:沈凌 路也 胥晴
采訪日期:2017年6月8日
采訪地點:廈門市集美校友會館
采訪組:任先生您好!您長期在集美校友總會工作,習近平同志在福建省里工作期間曾擔任集美大學校董會主席,請您談談對他的最初印象是怎樣的。
任鏡波:我了解近平同志的事跡,不只是他擔任集美大學校董會主席那三年。實際上,從他1985年到廈門工作以后,我和很多人一樣,對他都是比較關注的。我當時是省政協委員,又是廈門市政協委員,通過各種方式對他有所了解。
那時廈門設立特區時間不長,城市景觀還比較落后,人們的思想觀念還比較保守。他當副市長分管體制改革,負責牽頭制定《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這些都是市人大、政協比較關心的事情。他到任后不久,中央就確定廈門為全國率先進行機構改革的14個重點城市之一,他挑起了這個擔子,經過一段時間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和縝密思考,提出了一套機構改革方案。他把一些長期以來本應該屬于企業但政府又管得過“死”的權力下放給一些專業公司,將一些原來政府管理工業和國有企業的職能按照市場經濟原則進行簡化和調整,這樣一來,有效精簡了機構和編制。經過機構改革和制定規劃這樣的工作,他的領導能力和工作作風很快就引起人們的注意。
他后來到寧德,我也很關注他。因為寧德在我們福建是有名的老、少、邊、島、窮(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海島、貧困)地區。我當時是集美航海學院黨委統戰部長,在省里參加統戰部長會議的時候,寧德的統戰部長告訴我,近平同志到寧德,先用一個多月時間把全地區的9個縣都跑了一遍,還順帶考察了毗鄰的浙江溫州、蒼南等縣。寧德的一些地方非常偏僻,比如壽寧縣、周寧縣一些鄉村,新中國成立以來連縣一級干部都很少去過,但他都跑到了。他提出了“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的思想,認為人可以貧困,觀念不能貧困,不能言必稱貧,處處說貧。“安貧樂道”的“窮自在”不可取,“等、靠、要”或怨天尤人更不應該。他每到一個地方,總是反復對當地干部群眾講這番道理,扶他們的志氣,在閩東這個貧困地區掀起了一場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的大討論,極大調動了那里干部群眾投身經濟建設、走致富之路的積極性。
他還提出“弱鳥先飛、滴水穿石”,要搞經濟大合唱,抓廉政、反腐敗。當時,寧德的干部有很多違規占地建私房現象,開會的時候近平同志就說,要把違規建的私房退出來,退完以后把這些房子分給沒有房子或者缺房子的人。他狠剎干部違紀建私房的歪風,查處了一批干部,清退了大量多占的公房,許多無房戶、缺房戶搬進那些退出的公房時,都感動得熱淚盈眶。當時《人民日報》以《辦好一件事贏得萬人心》為題報道了這件事。
雖然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時間不長,但那里出現的變化卻讓人感到振奮。幾年后,記者在采訪近平同志時提到這段往事,他并沒有輕松之感。他說:“這些變化相距我們的理想和目標只能說是起步,閩東地區要徹底擺脫貧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再接再厲、奮斗不息。我是崇尚行動的。實踐高于認識的地方正在于它是行動。”多年來,他實際上一直在行動中踐行著這種理念。
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兩年多以后,又調到福州當市委書記。他在福州,倡導修護“三坊七巷”,抓舊城改造,建長樂機場,搞馬尾港擴建,引進僑資,發展民營企業,還抓環衛包括污水和垃圾的處理,組建閩江學院并任首任校長等等。他注重保護文物,當時有一個房地產商要在當地一處有文物價值的地方搞房地產開發,近平同志就說,那個地方不能開發,要進行文物保護。因為我是福州人,尤其關心這些讓人津津樂道的事。
后來他到省委省政府,先當副書記,然后當省長。他當省委副書記時,統戰工作歸他管,所以開全省統戰工作會議時,他會來代表省委講話。他出席會議很準時,從來不讓別人等。對此,參加會議的同志都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所以,在他當集美大學校董會主席之前,我對他的了解和印象就已經比較深刻了。后來通過在集美大學校董會的接觸,我對他的人格魅力有了更深的體會。
采訪組:那么,就請您談談習近平同志擔任集美大學校董會主席期間,他所做的工作和您對他的印象吧。
任鏡波:我本人是集美大學校董會籌備辦主任,后來又被聘為校董會第一屆至第四屆一共16年的常務校董兼副秘書長,因此對集美大學校董會的情況比較了解。1999年至2001年,近平同志連續3年擔任集美大學校董會主席。他盡職盡責,不掛空名,注重調研。他先后來集美大學7次,其中參加校董會會議3次,另外4次都是帶著問題來搞調研的。我覺得在他身上有幾個很突出的特點。
一是語言風格樸實無華。他講話從不念稿,就好像跟大家平等交換意見一樣。1999年10月17日,他參加集美大學校董會首屆二次常務校董會議,并在會上講話。后來,我們根據錄音整理,他的講話不到兩千字,樸實無華,十分貼心。他說:“加快集美大學的改革和發展,是本屆董事會負有的義不容辭的責任,承蒙各位董事的信任和工作的需要,讓我接任董事會主席,我一定盡職盡責,把工作做好。我衷心地希望各位董事們,特別是在座的各位常務校董加強對集大的指導和幫助,在陳嘉庚先生愛國興學的旗幟下,帶動海內外一切關心集美大學的友好人士為學校的改革和發展建言獻策,像李尚大(注:印尼僑領)先生這樣,添磚加瓦,支持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加快學校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對外交流,并且不斷去完善我們的體制,深化我們的改革,把現在還存在的一些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進一步加以解決,使我們工作進一步完善,使緊密型的集美大學越辦越好。”他講的這些內容非常符合當時集美大學發展的實際。還有一次,他在講話中說道:“我現在掛一個校董會主席,這是因襲下來的,當省長都掛這個銜。但我這個人不愿意掛空頭銜,在其位謀其政,掛了就要關心、就要過問,所以會經常來看看,最起碼一年來一次。否則就不掛。”實際上,他當校董會主席期間,總共來集美大學7次,是歷任校董會主席中來得最多的一位。
二是注重調查研究。每次開校董會前他都先來學校調研。我還記得2000年的校董會定在11月召開,當年8月14日他就帶人來集美大學調研,還帶上副省長潘心城、副省長兼廈門市長朱亞衍、省政府秘書長陳蕓以及有關部門的領導。他聽了學校領導的匯報后說:“今天我們擠時間來看一看集美大學,不僅因為我兼任集美大學校董會主席,而且這個學校也傾注著省委、省政府的心血和汗水。我到省委工作以后,還參加了很多次研究集美大學問題的會議,可見省委省政府對你們的重視。”
在這次調研中,他主要強調加強體制創新,包括領導體制的創新。因為集美大學的前身是交通部、農業部、省體委、省財政廳、廈門市政府等屬下的五所高校。五個學校、五個管理部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合并以后人員眾多,尤其是黨政部門人員很多,所以面臨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就是學校體制如何改革。他當時提到,集美大學要不斷完善新體制,不斷進行配套改革和體制創新,給學校創造發展空間。他還指出,集美大學一大特點就是華僑辦學和海外鄉賢辦學。集美大學是根據陳嘉庚先生的遺愿組建的,而且還有一個很有凝聚力、很有影響力的校董會,所以一定要弘揚“嘉庚精神”,充分發揮校董會作用。因為這是一所非常有特色的學校,既能夠在體制創新方面爭取新的突破,又能爭取上級給予一些特殊的寬松政策,各方面相輔相成,推動集美大學實現新的發展。
2001年12月,他又來學校一次,上午調研,下午參加校董會。調研主要是看學校新建的工科實驗室和最新的航海模擬器。他到航海模擬實驗室,看到計算機可以模擬海上的大風大浪,船在模擬的海上乘風破浪,讓人身臨其境,他十分高興,還動手掌舵體驗。隨后,他聽說學校新建實驗室和圖書館的經費十分短缺,便從省長基金拿出一部分補貼給學校。這也算集美大學“吃小灶”吧。
三是很注重與校董們的接觸與溝通,也很尊重其他工作人員。海外來的校董在會上發言時,他不僅注意聽,還主動跟他們交流。1999年10月首屆二次常務校董會上,印尼華社的著名人士、校董會副主席李尚大發言之后,他就給予充分的肯定。2000年,在校董會上頒發“王瑞庭海上專業助學金”,因為捐助者印尼船王王景祺先生(王瑞庭是王景祺的祖父)沒來,我作為這項助學金的引進者和信托人,本來是坐在臺下的,他卻招呼我到臺上跟他一起頒獎。我上去后先站在主席臺最旁邊的位置,他招呼我過去站在他身邊。當時我非常激動,在場的校董們也感同身受。他是大領導,如此尊重搞具體工作的人員,完全是他的品格使然。
開校董會期間,他提倡節儉,提出不要擺酒席,他跟我們一起吃自助餐。吃自助餐時,他又利用取餐、吃飯的機會跟大家聊天交流,顯得非常自然和融洽。
四是非常尊重教師。2002年教師節前一天,他專程到集美大學慰問教師并與教師代表座談。座談會結束,他還特意去看望他在清華大學時的老師劉翠琴。劉老師住在集美大學航海學院宿舍樓的4層樓,沒有電梯,他便拾級而上,給老師送上鮮花,并且深情地說:“謝謝您當年的教育和培養。”劉老師和當時在場的人都感動得熱淚盈眶。
他離任校董會主席以后,依舊對集美大學的事情十分上心。就在2002年9月9日來校前一天,他在廈門98投洽會上見到幾位來自集美大學的大學生志愿者,就問道:“你們認識我嗎?”學生們回答:“您是習近平省長。”他笑著說:“我還是你們集美大學校董會主席呢!”簡簡單單一句話,充分體現了他對校董會主席這一份責任的重視與擔當,同時也說明他心里時刻裝著集美大學,牽掛著集美大學。學生回來說起這件事,大家心里都感到暖洋洋的。2014年11月18日,他在澳大利亞訪問,到停泊在霍巴特港區的中國“雪龍號”科考船參觀。聽說船長趙炎平、領隊袁紹宏、站長徐寧都是集美大學航海學院畢業的,他非常高興,便對大家說他當過集美大學校董會主席。
他離開福建時,海外好多僑領都致函向他表示祝賀和感謝。印尼僑領李尚大在信中說:“您在福建工作期間,實實在在為福建做了許多關系民生、關系改革發展的好事、實事,這是福建人民和海外鄉親的最大福氣。福建人民和海外鄉親會永遠感謝您!”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習書記兩次來到我們軍營村”2019-08-05
- 國際形勢風云激蕩 從容書寫外交華章——習近平主席為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方案2019-08-05
- 5次出訪,8個國家,帶你了解上半年習近平的世界足跡2019-08-04
- 國際形勢風云激蕩 從容書寫外交華章——習近平主席擘畫“一帶一路”新藍圖2019-08-03
- 看高清海報 學習主席強軍思想 2019-08-03
- 國際形勢風云激蕩 從容書寫外交華章——習近平主席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筑基 2019-08-03
- 聯播 丨習近平的軍人情懷2019-08-02
- 習近平講述的故事丨“王杰班”的軍人血性2019-08-02
- 習近平的幾個“特殊簽名”2019-08-02
-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凝心聚力實施改革強軍戰略 把新時代強軍事業不斷推向前進2019-08-01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國際形勢風云激蕩 從容書寫外交華章——習近2019-08-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