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文化自信 把握時代脈搏 以精品奉獻人民 用明德引領風尚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政協聯組會時的重要講話引發我省代表委員熱烈反響
海峽網3月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蔚 林侃 林宇熙 鄭昭)4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聯組會時的重要講話,在我省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中引起熱烈反響。
代表委員們表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行勝于言,重在實干。要主動承擔歷史使命,把“以人民為中心”放在首位,把“以精品奉獻人民”落到實處,把“用明德引領風尚”擔在肩上,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在方方面面發揮帶頭作用,做到不負重托、不辱使命。文化文藝創作要做到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用更多有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的精品奉獻給人民群眾;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多到實地調查研究,從現實中找問題,在實踐中尋答案,在創新中求突破,努力讓理論成果更好地指導和引領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今天下午,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我由衷地感到激動與振奮,再度回味總書記與大家交談交心的親切場面,回想總書記對文藝工作者的殷切囑托,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靜。”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協理事董希源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希望大家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時代課題,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這對我的觸動非常大。”他表示,文藝工作者要在創作中堅持守正創新,以人民為中心,植根中國大地,與時代同步伐。他將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擔負起勇攀文藝高峰的歷史使命,做好培根鑄魂的擔當者,深入研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不斷從中汲取養分,精進創作技藝,堅持扎根人民、反映實際,創作更多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歷史性變革為主題的精品,努力為新時代畫好像。同時,他也將充分發揮帶頭作用,及時將習近平總書記的期望、囑托與要求帶到基層、帶給更多的自由職業藝術工作者,廣泛匯聚思想共識、凝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能量,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不辱時代賦予的使命。
“習總書記談到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時,用到了‘培根鑄魂’這四個字,讓我再度感受到了總書記對文化文藝和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關懷和關心,也備受鼓舞。”全國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省社會科學院院長,省文聯主席張帆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文藝事業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提出了許多重要觀點,作為長期在社會科學一線工作的委員,自己對此發自內心地高度認同、由衷擁護。文化文藝和社會科學工作者一定要深入這個時代,更好用中國理論解讀中國實踐。“福建是習近平總書記工作近十八年的地方,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倡導‘四下基層’的工作機制,時至今日仍對福建的各行各業都有指導意義。福建的文藝文化和社會科學工作者要更深入基層、更接地氣,要跟人民打成一片,多了解、多描述八閩大地上偉大的改革實踐,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背后的規律,努力創造出文藝精品和理論精品奉獻給人民。”
吳志明委員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位高遠、內涵深刻,振奮人心、催人奮進,具有極其鮮明的指導意義。“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承擔著引領社會風尚的重任,這就要求文藝工作者明德立志、志存高遠,具有為國為民的情懷,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傳播者。”吳志明說,“只有腳下有泥土、心中有人民,才能創作出經得起時代檢驗、煥發恒久魅力的文化藝術作品。只有深深植根于人民,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才能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他結合自身工作經歷深有感觸地說道,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文藝創作一定要緊扣時代脈搏,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最終才能成就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不辜負人民的殷切期望和這個偉大的時代。
全國人大代表曾靜萍說,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內涵深刻又富有前瞻性,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倍感振奮。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工作者寄予厚望,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擔負起文藝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堅持正確政治導向,充分發揮作用,通過一代又一代文藝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把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不斷傳承下來并發揚光大。同時,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不能在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造出既能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場上受到歡迎的文藝作品,為我國的文化藝術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更多救命救急好藥 今年納入醫保2019-03-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