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咗瑪”手工草編傳承人杰加?!±钺坊z
一條牛皮繩,一把堅韌地草枝,“咗瑪”再次在杰加手中煥發活力。
“咗瑪”是由一種叫做“鄒”(藏語音譯)的植物和牛皮繩混編出的用品,可制碗、盤、筐、籃、桿等生活生產用品,具有吸潮、防臭、防水、防腐等功能。
已近不惑之年的杰加是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人,“‘咗瑪’以家庭方式傳承,在我們家族里已經傳承了近150多年。”
隨著社會發展,現代器具的使用使得“咗瑪”使用也越來越少,而杰加并沒有放棄“咗瑪”,面對時世流轉,杰加花費6年的時間,最后將目光轉向市場,創出了一條符合自身發展的“變現”之路。
“在我父輩手里‘咗瑪’只有四五種樣式,現在已經創新出了十余種。”杰加說,“咗瑪”不僅可盛放青稞、肉、面制品等各種食物,同時也可以制作成樸實耐看的手工藝品。
2015年杰加在當地官方支持下成立了囊謙多康咗瑪瑪制造有限公司,是中國國內唯一專門制作藏族傳統“咗瑪”編織手工藝的公司,產品主要暢銷整個藏區市場。
圖為出自杰加之手的“咗瑪”?!±钺坊?攝
“給村子里的年輕人都說(宣傳)了,只要他們想學都可以過來。但來的年輕人太少了,也許是‘咗瑪’這種傳統編織‘魅力’還不夠吧。”杰加說,“但只要來,我一定會用心教,指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在杰加家普通簡單的制作間,杰加的妻子曲英措毛正在編制一個水果盤,一旁女兒索南措毛用心梳理著每一根草枝,并不時放在母親身旁,“咗瑪”編織技藝目前已被列入青海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中。
“產品質量好,銷路上基本不成問題,現在我們有13個人共同干活,也帶了幾個家庭生活比較困難的徒弟。”杰加介紹,現在按月記“工資”,每人4500元至2000元(人民幣,下同)不等。
過去達忠一家生活上比較困難,如今因“咗瑪”結緣,達忠已成為杰加公司中的一員,“現在在家根據‘訂單’編織‘咗瑪’,由杰加幫助銷售,每個月會有2200多元的收入。”
杰加表示,未來將在“咗瑪”編織技藝上創新,從生態環保的角度出發,把產品做得更豐富,更完美。(作者 羅云鵬 李岱基)
責任編輯:趙睿
- 黃金周自駕游引爆青海景區2018-10-10
- 青海旅游熱度2018漲幅超300%2018-10-10
- 青海旅游人均花費達到4890元 游客在青海消費觀念不斷升級2018-09-17
- 田錦塵一行調研福建開放型經濟發展及自貿區建設2018-09-13
- 青海連續十年提高低保標準 實現社會救助體系全民覆蓋2018-09-12
- 西北旅游經濟迅猛增長 自駕游火爆7月至9月為出游高峰2018-09-12
- “火爐”居民避暑游 青海再次上榜成“熱地”2018-09-07
- 暑期結束青海省旅游熱度不減2018-09-05
- 青海省14家違規旅行社被通報 停業整頓并罰款2018-09-05
- 青海省都蘭縣 “646件文物盜賊報價1.8億”2018-08-20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習近平的這些話,給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吃了2018-11-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