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31個省區市及港澳臺地區全部參展。文博會組委會 供圖
5月14日,第十四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落下帷幕。在過去的5天中,文博會熱鬧非凡、精彩紛呈,為國內外來賓以及深圳市民獻上了一場豐盛的文化盛宴。
本屆文博會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主題,主展館展覽面積10.5萬平方米,同時設置67家分會場;參展單位共2308個,比去年增加6個;舉辦論壇、簽約、推介會、對接洽談等活動超過500項。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主會場、分會場、相關活動的總參觀人數達733.258萬人次,相比上一屆增加67.152萬人次,同比增加10.08%。為專注提升展會服務水平,參照國際慣例,從今年起文博會不再發布成交額等交易數據。
第九次“滿堂紅” 展現高質量發展成果
各個展區特色鮮明。文博會組委會 供圖
今年,文博會第九次實現“滿堂紅”:全國31個省區市及港澳臺地區全部參展,各自特色鮮明。
北京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IBN互聯網電視推出觀劇平臺“東方大劇院”,讓觀眾可以同步欣賞或點播回看京劇、豫劇、越劇等傳統藝術舞臺大戲。
浙江館,近3米高的新昌青藤編織工藝品“滕王閣”、五彩斑斕的仙居無骨花燈、晶瑩如玉的龍泉青瓷等,令人目不暇接。
廣東館,廣東省博物館舉辦文創與傳統書房器物展,墨煙張墨條、仁化玉扣紙、肇慶端硯等傳統文房器物與文創產品碰撞出火花。
江西館,鷹潭傳統手工藝人現場展示銅鏨刻、根雕等精湛技藝,贛州的石城硯、采茶戲公仔、竹板琴等文創產業也備受矚目。
今年恰逢改革開放40周年,文博會特別舉辦“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文化精品展”,綜合運用圖文、數據、視頻、多媒體演示等多種手段,集中呈現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改革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習近平講故事》《一百個孩子的中國夢》《戰狼Ⅱ》《建國大業》《舌尖上的中國》……通過巨幅屏幕,一部部耳熟能詳的優秀作品呈現在觀眾眼前。
深圳作為歷年文博會的主場,在籌備主會場之外,還設置了67個分會場。其中,寶安區11個分會場舉辦了百年“合成號”第六屆深圳傳統文化專項活動、“非遺傳承·聚創智工”藝術城智工小鎮活動等;坪山區成立行政區以來首次參與文博會主會場展示,立體“山”的藝術裝置作為坪山地理象征,希望給人以更直觀的自然人文感受。
此次文博會,政府組團結構質量進一步優化,市場化組展程度更高,組展內容亮點云集,全景式地展現了我國文化事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成果。
“文化+”業態多元 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文化+科技”吸引眼球。夏凡 攝
作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今年文博會繼續發揮全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風向標作用。各種“文化+”新業態,開啟了文化產業多元化融合發展的無限可能,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澳門展區中,一套內芯與外殼分開的老式相機引來許多觀眾駐足。這套產品讓消費者可以親手組裝相機,并根據喜好換殼。
“我們的目標客戶是20—30歲的年輕人,沒想到中年觀眾也十分喜愛。其中一款在開館當天就賣光了。”展區負責人表示,該系列產品由澳門設計師原創,將邊角木料制作成創意文具、飾品等,體現了環保、創意與設計相結合的理念。
“文化+科技”方面,VR、AR、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紛紛為文化產業“點睛”: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帶來沉浸式交互動漫體驗,讓觀眾猶如置身黃河滾滾波濤之上;中國電影體驗館內,充滿互動感的4D影院成了孩子們的最愛;科大訊飛的“天才小蛋”機器人,能夠準確識別兒童語音,并進行對話。
位于龍崗的華僑城甘坑新鎮分會場,則體現了“文化+旅游”的獨特魅力。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甘坑涼帽”為靈感的系列動畫《小涼帽之白鷺歸來》在分會場開幕式上首播,創新運用動漫IP,推動甘坑國家級文旅特色小鎮的發展。“我們希望,‘小涼帽’最終能成為深圳文化的代表性符號,增強城市文化軟實力。”相關負責人表示。
文博會期間,“文化產業專項債券及產業基金融資對接交流活動”在深圳舉行。西安曲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現場就文化產業專項債券與券商達成簽約意向。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副總編輯、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董事長于德江認為,隨著文化產業專項債券等項目的推廣,“文化+金融”領域的抓手將越來越多,“這將為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起到很大的作用。”
“文博會項目投融資功能逐年提升,內容涵蓋文化產業各重點領域,文博會作為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融資交易平臺的作用日益增強。”深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小甘表示。
42個國家和地區參展 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俄羅斯展區。文博會組委會 供圖
文博會的國際化程度與日俱增,今年共吸引國外參展單位130個,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一帶一路·國際館匯聚了全球六大洲40個國家和地區參展,比上屆增加了5個國家。同時,來自美國、英國、法國等全球101個國家和地區的2.1萬名專業展商前來參會、參展和采購。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歐館”首次亮相,聚集了瑞典、丹麥、冰島、芬蘭、挪威5個國家的10多家展商,展示內容涵蓋樂高機器人、北歐風格畫作與雕塑、冰島健康海產品和北歐皇室文化、諾貝爾文化、體育文化等。
“我是第一次來中國。深圳這座城市非常美,人們都十分友善。”來自羅馬尼亞布拉索夫特蘭西瓦尼亞大學的科妮·米熱拉·羅安娜表示,學校此次展示了他們最有實力的VR、MR等重點項目,并與學校、學生、商業機構都進行了洽談,有望在兩地教師互訪、留學、技術輸出方面展開合作。
保加利亞姑娘薩賓娜·波波娃是文博會的常客,今年已經是她第三次參加文博會。這次她帶來了當地備受歡迎的兒童繪本項目。該繪本根據孩子們閱讀時的不同選擇,可以得到20種不同的情節和結局。“這幾年,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保加利亞和中國的聯系更加緊密了。我們也從中獲得了更多發展的機會。”她表示。
分會場同樣“國際范”十足。5月11日,水貝珠寶分會場舉辦了“一帶一路”泛珠寶時尚產業聯盟成立儀式。該產業聯盟由IBC水貝珠寶集團發起,將以羅湖IBC泛珠寶時尚經濟總部為載體,通過打造“一帶一路”泛珠寶產業示范基地,以及全球性的珠寶原材料集散中心等七大中心,為全球珠寶產業和市場提供世界級的配套和服務。
“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僅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更是提高國家軟實力的需要。”李小甘認為,文博會就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平臺,在體現文化自信、維護文化主權、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趙睿
- 第十四屆文博會將聚焦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2018-04-26
- 文博會萬事集展位受關注 義賣畫袋基本售盡2017-11-07
- 第十屆海峽兩岸文博會開幕 首設兩岸人工智能展區2017-11-04
- 文博會期間不封路、不管制 會展中心內場將實行嚴格的車證管理制度2017-11-02
- 第十屆海峽兩岸文博會將于3日開幕 首次舉辦人工智能圍棋邀請賽2017-11-01
- 媽祖文化產品受追捧 500多件文化產品亮相深圳文博會2017-05-19
- 廈門文博會4天攬金303.9億 投資簽約項目103個2016-11-08
- 文博會集美區分會場大咖云集 好戲連臺精彩紛呈2016-11-07
- 第九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開幕2016-11-04
- 兩岸文博會今日廈門登場2016-11-04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第十四屆文博會閉幕綻放“文化+”魅力2018-05-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