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棕轎跳火 林勝奕 攝
和很多沿海小城一樣,為了防御海上臺風,位于忠門半島南端的莆禧古城,最具特色的就是其建筑了。全村隨處可見石頭房,“屋咬山,山抱屋”式的建筑結構,以塊石壘筑,高低錯落有致。三面環海的古城,景色旖旎。
幾百年沉浮后,古城內外遺址和抗倭文物眾多。抗倭故事亦流傳于城內。目前,當地有興盛藥局等保存完好的百年老字號,還有莆禧書院、文昌祠、文珍堂、怡燕園、明世襲總兵府和梁氏福建書香之家等一大批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古代文化場所。這些也反映了莆田歷史上興學重教的真實場景。這些歷史情景,以物質形態原樣保存至今。城內還有一座千年天妃宮,宮內的宋代媽祖木雕像關節靈動、精巧之極,堪稱中國南派木雕的代表作。
獨具莆仙特色的民俗風情及大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構成了莆禧古城保存完整的文物生態。如何有效保護古城文化遺產,延續歷史文脈并將文化“活化”?
莆禧十九日元宵活動已經延續數百年,節慶元素早已成為當地群眾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事實上,在傳承、創新和發揚古城文化方面,當地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就目前來看,莆禧古城的資源和品牌尚未充分調動。這也意味著,借力莆仙古城臨海文化的豐厚底蘊,發揮臨海節慶特點,并以莆禧十九日元宵活動為由頭,讓更多人關注莆禧古城,以此打開發展古城文化生態產業鏈的入口,不失為一個頗為有效的做法。(記者 林愛玲)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古城莆禧鬧元宵 抗倭文化名聲揚2018-03-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