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出游旺季。日前,中國民航局發布《關于改進民航票務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航空公司加強對有委托授權關系的OTA(在線旅行社)平臺、銷售代理企業的管理,嚴禁其在退改簽收費標準之外向旅客加收額外費用,劍指備受輿論質疑的在線票務服務亂象。網友紛紛點贊,困擾公眾許久的機票“在線訂單退改難”問題,有望借此改善。
現實中,在線訂單退改難,又豈止機票!
這些年,在線旅行服務大大提升了公眾出行體驗,但也催生了新的消費投訴“重災區”,諸多互聯網服務平臺的在線預訂陷阱不斷。以人民網旅游“3·15”投訴平臺為例,僅今年7月平臺就收到涉及在線預訂的投訴百余條。
下單容易退單難,訂單服務“任性”且“霸道”:退改費用高出原產品價格,特價訂單不受理取消服務,提前退票仍收取高昂手續費……有網友投訴,在螞蜂窩自由行網上預訂了一間酒店,但同行人突發急癥無法出行,申請取消訂單后按要求上傳住院證明等,忙活了一通最后卻沒退成;有網友抱怨,在攜程上購買機票遭遇航班時間變更,問題出在平臺公布信息前后不一致,然而客服允諾退款后又突然反悔;還有網友求助,在途牛網下單“一日游”產品,出發前一天身體不適申請退團,對方提出按合同總額20%進行賠付,然而一個月過去退款仍無影蹤。
這些亂象,無疑都暴露出一些在線旅行平臺在管理運維上存在漏洞,出現問題時往往把自身管理失誤想方設法轉嫁到消費者頭上,利用相對優勢實施霸王條款。一些平臺還在訂單退改上設置“灰色陷阱”、大打“擦邊球”,寧愿“出爾反爾”也要“有利可圖”,甚至于很多訂單摩擦恰恰來自一些平臺背后預設的圈套。
業內人士透露,一些機票銷售代理商一度靠退票手續費盈利,通過大數據計算出退票概率,選擇退票概率高的航線以超低價格銷售機票吸引消費者,同時設定高昂的退票手續費,類似趨利做法在行業內甚至已有完整的商業鏈條。
事實上,消費者與在線旅行平臺的訂單糾紛并不鮮見,一些老牌在線旅游企業也遭遇投訴風波,其口碑與品牌大不如前。必須承認,消費者行程變化帶來的訂單退改問題,的確會給相關平臺造成一定損失,消費者在合理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責任也無可厚非。但曝出的大多數糾紛,消費者往往“過分”擔責,糾紛處理過程也未顯示出在線平臺應負的責任和合理的善意。各大在線旅行平臺想要增收,可以通過運營產品、模式和技術的創新來進行,且須守住合理合法的底線。
訂單退改亂象不是小事,坑了消費者,壞了市場秩序,最終沒有贏家。
說到底,訂單退改標準的缺失是重要原因,對相關規定執行得不到位助長了亂象衍生。此外,消費者的維權機制并沒有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更加便利,投訴依然無門,維權依然弱勢。期待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在線旅行平臺責任的界定、加快責任落實保障制度的建立,繼續強化管理,持續揮出重拳。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讓守信者有所獲”廈門創新應用統一實名認證服務平臺2018-07-31
- 銀保監會:大學生錄取與保險交費記錄掛鉤是誤導宣傳2018-07-31
- 中消協:上半年房屋裝修類投訴成新熱點,同比增114%2018-07-30
- 預訂低價機票屢屢失敗 是“運氣太差”還是另有貓膩2018-07-30
- 德國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小幅下降2018-07-27
-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布10起“凈網”“護苗”典型案件2018-07-26
- 中消協:上半年房屋裝修類投訴成新熱點 同比增114%2018-07-26
- 災難發生后想起保險來 境外旅游險何時才能“先行一步”2018-07-23
- 全國交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公布失信黑名單1326個2018-07-23
- 波音空客不公開中國買家,避免踏入中美經貿摩擦“雷區”2018-07-20
-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
文明旅游從我做起 蘭州市全面提升市民文明旅2018-08-02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