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持續噴涌已14年,泉水匯流的大明湖景色宜人。 首席記者王鋒 攝
6日,泉水匯流的大明湖湖水碧波蕩漾,景色宜人。首席記者王鋒 攝
濟南已走了10多年的“泉水申遺路”,如今迎來了一個重要節點。6日上午,“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報世界遺產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這也標志著“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報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工作正式啟動。在緊接著舉辦的國際泉水城市聯盟沙龍上,省委副書記、市委書記王文濤也第一時間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了大家。
如今不是“泉水”申遺而是“泉城”申遺
早在2005年,濟南就萌生了泉水申遺的想法。據市城鄉水務局(市泉水保護辦公室)負責人介紹,2006年9月,濟南成立了泉水“申遺”工作委員會,著手推動泉水申遺工作。隨后,泉水申遺一步步向前推進。2009年,“濟南名泉”項目被列入第二批《中國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
最初,濟南致力于申報“文化與自然雙遺產”。但在2012年時,根據相關國家部委、專家的建議和申遺形勢的發展,濟南調整了泉水申遺的方向,開始致力于申報世界文化景觀遺產這一類型。對此,相關專家曾表示,目前濟南已不是“泉水”申遺,而是“泉城”申遺,濟南城因泉而興,趵突泉和黑虎泉的位置直接影響了古城的城門位置,河道對城市交通運輸等方面也都產生了影響,以文化景觀申遺確實比較符合。
市委書記、市長雙雙“掛帥”領導小組
“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報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工作已正式啟動。談及“為什么申遺”這一話題,王文濤說,泉水是濟南的靈魂,濟南因泉而生、因泉而建、因泉而發展,泉水是濟南聞名于世界的獨特名片。通過泉水,濟南可以不斷擴大“國際朋友圈”。泉水是濟南發展的軟實力,體現于文化、旅游、商業等領域。而軟實力可以轉化為硬實力,最終轉化為核心競爭力。一定要從這個高度來看待申遺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在王文濤看來,申遺是手段,不是目的。要通過申遺,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泉水保護意識,真正把申遺過程作為保護好泉水的過程。而且,推進申遺既保護了泉水、傳承了文化,又宣傳了濟南,增強了城市核心競爭力,必須發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真正使廣大市民在參與中得到幸福感和獲得感。
引人關注的是,“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報世界遺產領導小組實行“雙組長”制,王文濤和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忠林均擔任組長。
“世遺”預備名單將更新濟南有望被列入
目前,申遺工作進展如何?記者了解到,在2014年至2016年,濟南委托專業團隊編制完成了“濟南泉·城文化景觀”申遺價值研究、保護管理規劃和相關圖集,還拍攝了名泉申遺專題片,完成了向國家文物局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技術工作。
在申遺進程中,“濟南泉·城文化景觀”能否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決定著濟南此次申遺的資格問題?!吨袊澜缥幕z產預備名單》的更新工作由國家文物局負責,據介紹,去年12月,濟南的申遺材料已呈報給國家文物局。今年年初,國家文物局委托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組織召開了專家咨詢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濟南泉·城文化景觀”項目遺產定位清晰,價值突出,鏈條完整,研究分析充分,全面反映了濟南泉城的冷泉利用系統的獨特性和代表性,符合遺產要素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應加快推進保護管理審批進程。據悉,國家文物局2017-2018年將開展《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更新,濟南“泉水申遺”有望列入。
濟南有優勢同樣也面臨著激烈競爭
日本富士山也曾經歷申遺路線調整:富士山曾申報過世界自然遺產,但由于其價值在“自然遺產”方面不夠突出而失敗,富士山轉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最終獲得成功。
濟南的泉水申遺有著一定優勢。通過研究,專家認為“濟南泉·城文化景觀”代表了中國乃至世界范圍內聚落泉水資源利用體系的獨一類型,對今天人類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而且,這一文化景觀也是現代化、城市化進程迅猛發展中所剩不多的“大型泉水文化聚落孤本”。經對比研究分析,濟南泉水申遺具有較強的獨特性、稀有性優勢。
但在申遺路上,困難也和優勢并存。近年來,中國的世界遺產數量居世界第二位,各地申遺熱情高漲。而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會議決定:從2018年起,凡是已有世界遺產的國家,今后每年只能申報一個項目。也就是說,從明年起我國每年只能申報一項自然遺產或一項文化遺產。新的規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申遺競爭也將更加激烈。
●將來打算
擬為“文化景觀保護”立法 保持泉水持續噴涌是必答題
下一步,濟南的申遺工作打算怎么做?按照相關要求,任何一個遺產項目都要由當地政府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予以依法保護,杭州市2008年對西湖文化景觀的立法保護,就為其2010年申遺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因此,濟南也計劃擬定“濟南泉城文化景觀保護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立法保護“泉城文化景觀保護”。
努力保持泉水持續噴涌,也是濟南在申遺路上一道“必答題”。據市城鄉水務局(市泉水保護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在保泉方面,下一步將落實保泉四條生態紅線管控措施,確保泉水補給區雨水入滲不再減少;實施最嚴格的地下水控采管理,減少地下水開采;實施五庫聯通延伸工程及千佛山補源工程,優化水資源調配,加強多點補源。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泉州非遺館改建 力爭明年6月竣工使用2017-08-18
- 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展示館陳列大綱基本定稿2017-07-20
- 泉州申遺遺產點將有口述檔案 采集工作啟動2017-07-12
- 可可西里申遺成功背后:連續8年未發生藏羚羊盜獵案2017-07-08
- 可可西里申遺成功 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17-07-08
- 可可西里申遺進入沖刺 青海派代表團赴波蘭助選2017-07-03
- 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2017-06-15
- 日韓等國搶報太極拳申遺 為何申遺這么搶手?太極拳要如何申遺?2017-03-27
- “古泉州(刺桐)史跡” 申遺培訓會召開2017-03-17
- 福建文化部門大力加強文物保護 全力推進申遺2017-03-15
-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
“深圳鼓浪嶼”民宿怎么管?深圳擬啟動民宿立2017-09-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