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又看到2個你了,是不是我身上有特異功能了?”今年7月,7歲女孩晨晨的一句話,引起了媽媽的警覺。
細問之后,媽媽才了解到:晨晨看東西時常會出現兩個,有時候一會兒就變回一個,有時候兩個會持續較久,并且發生這樣的情況已有挺長一段時間了。擔心孩子眼睛出問題,她不敢耽擱,很快,母女二人就前往福州愛爾眼科醫院就診。
聽完晨晨媽的描述,斜視與小兒眼病科楊少華主任進行了細致的檢查,明確診斷晨晨患上了“間歇性外斜視”,并解釋:“孩子說看到兩個媽媽,是復視癥狀,也就是視物重影。”
“斜視是不是斗雞眼?我都沒看到孩子眼睛有歪呀!”面對晨晨媽媽發出的這個疑問,楊少華主任表示,間歇性外斜視,是一種在注視過程中,眼球偶爾向外偏離正常位置的視覺障礙。這種偏離并非持續存在,而是在疲勞、注意力分散或強光刺激等特定條件下更為明顯,家長往往不容易發現。
綜合各項檢查結果,楊少華主任指出,晨晨的斜視度較小(-10°),暫時可以不考慮手術,建議通過視覺訓練提高眼位控制能力、增強融合范圍、提升立體視。楊少華主任與資深視訓師饒彬彬研究談論后,為晨晨制定了個性化視覺訓練方案。
楊少華主任與視訓師饒彬彬共同為晨晨研究制定視覺訓練方案
經過暑期將近2個月的訓練,晨晨復視的癥狀消失了,眼位的控制能力也有提升。然而在秋季開學后的第二周,晨晨又出現了兩次復視情況,好在眨眼后就馬上消失。楊少華主任表示,孩子上學看近時間增加,容易引起視疲勞,因此斜視又會出現。楊主任與饒彬彬共同為晨晨的訓練方案進行調整,同時指導其科學用眼。
9月底,整個訓練療程結束,至今晨晨的復視癥狀沒有再出現。
楊少華主任提醒,要重視間歇性外斜視,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轉變為恒定性外斜視,不僅影響外觀,讓孩子在成長過程產生自卑心理;更可能導致雙眼視覺功能受損,如立體視覺減弱、閱讀困難等,影響生活和學習。
間歇性外斜常表現為斜視不穩定、畏光、視疲勞、復視。在日常生活中,應關注病情的變化和眼位的控制情況。如有無閉一只眼看東西、閱讀情況等;外斜出現的誘因、頻次、度數、持續時間(可拍攝視頻或照片記錄)
大多數間歇性外斜視需要手術。手術時機取決于患者的眼位控制能力,斜視角度的大小,雙眼視功能的情況,及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因素。對于年齡較小不能較好配合檢查或斜視度數較小、融合控制力和雙眼視覺功能狀態尚好的患者可以考慮視訓訓練。
福州愛爾眼科醫院引進了美國VTS4/SVI視功能康復訓練系統,目前,這套系統設備全國不到20臺,集檢查與訓練于一體,支持兒童與家長同步診斷,與傳統的檢查和訓練方法相比,家長可更直觀的感受孩子存在的視功能異常,且該系統外置平衡感應系統,開創視覺、聽覺、觸覺、本體感覺四位一體訓練模式,不止訓練眼睛,同時還可提高手眼腦的協調性。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福州青年職工“拼搭子”,在音樂運動中浪漫邂2024-10-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