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吃橘子會導致抗原檢測陽性”、“長期戴口罩會導致肺結節”、“亂吃連花清瘟出現肝衰竭”等謠言在網上流傳,很多不正確的說法甚至登上熱搜,今天我們就最新的謠言進行集中辟謠!
網絡傳言一:吃橘子會導致抗原檢測呈陽性
這則傳言起因是有人把橘子汁擠在新冠抗原試劑檢測盒上做實驗,結果T區和C區均出現了紫紅色的橫線(“兩道杠”為陽性),所以出現了“吃橘子會變陽”的謠言。
真相:抗原檢測一般是鼻拭子的樣本采集,并不是口腔咽喉部的樣本采集,所以與口腔中的物質無關,一般日常飲食不會影響抗原檢測結果,網傳“吃完橘子做抗原會變陽”的說法不可信。
專家進一步解釋稱,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是通過特異性抗體捕獲特定抗原,但抗原抗體的結合需要維持適當的pH值,樣本處理液里含有緩沖體系,可以保證抗原抗體在合適的pH值下結合。直接將橘子汁滴入抗原試劑板條,破壞了適宜的pH環境,造成膠體金顆粒的團聚和抗原抗體的非特異性結合,會產生假陽性。所以,抗原檢測試劑盒只有在正確的使用方式下,檢測結果才有效力。把橘子汁、酒水等滴入抗原中做實驗,毫無意義。
網絡傳言二:亂吃連花清瘟造成肝衰竭
這則傳言起因是網絡出現“山東某醫生在社交平臺稱:一上午接診3個因服用連花清瘟造成急性肝損傷的病人”,所以出現“亂吃連花清瘟出現肝衰竭”的謠言。
真相:國家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報告顯示,連花清瘟膠囊自上市截止2022年11月30日,累積銷售量約424億粒。按照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3天作為一個療程估算用藥人數約11.79億人次,不良反應發生率0.10?(十萬分之一)。根據國際醫學科學組織委員會 (CIOMS) 推薦,其不良反應發生率屬于非常罕見級別,未見與連花清瘟相關的肝腎功能損傷不良反應。
來自全國16家三甲等醫院的醫療信息系統數據分析顯示,連花清瘟與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乙酰水楊酸等藥物聯合應用,安全性良好,未見連花清瘟相關的肝腎功能損傷不良反應。另有一項針對112例兒童的連花清瘟和布洛芬顆粒等西藥聯合應用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應用與單用布洛芬顆粒西藥不良反應發生率無差異,未見肝腎功能損傷。
網絡傳言三:長期戴口罩會導致肺結節
這則傳言起因,一段短視頻在圈群流傳,有所謂醫生稱“常戴口罩會造成肺結節,而且口罩中的環氧乙烷致癌,影響身體健康”的謠言。
真相:合格的醫用外科口罩,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并不會掉渣被我們吸入肺里引起危害。國家對使用環氧乙烷消毒口罩,有著嚴格標準。正規渠道購買的合格口罩,可放心佩戴,不用因為環氧乙烷而困擾。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正確佩戴口罩,仍然是目前抵御新冠病毒的有效方式之一。
醫院體檢中心的數據顯示,作為長期持續佩戴口罩的典型人群,醫務人員的肺結節檢出率并未高于醫院其他非必要佩戴口罩的群體。數據表明,長期佩戴口罩和肺結節的發生沒有直接關系。
網絡傳言四:健康碼要作廢了,要截屏疫苗接種記錄
這則傳言起因,“通信行程卡”服務下線,然而這條消息,卻被改頭換面套在了健康碼上,網絡出現“健康碼要作廢,要截屏疫苗接種記錄,否則會找不到接種記錄”的謠言。
真相:截至12月13日12時, 全國尚無省市發布過健康碼作廢的通知。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官方辟謠:沒有停用“隨申碼”的說法,因為“隨申碼”的本質是“市民服務隨身碼”,它的應用并不局限于疫情防控,而是涉及本市公共管理和服務領域的多種場景。目前,已經有一批生活應用功能上線運行,包括支持市民使用隨申碼乘坐地鐵、公交、輪渡等出行,以及公立醫院“憑碼就醫”等。
網絡傳言五:接種新冠疫苗可在國家民政網站領取補償
這則傳言起因,有網帖稱“接種新冠疫苗可在國家民政網站領取補償”,并附網址鏈接和收款通知,以此誘導人們關注轉發的謠言。
真相:網帖中所謂的“國家民政網站”根本不存在。通過民政部官方網站查詢,“領取疫苗補償款”的相關信息也不存在。
警方提醒大家:這是新型騙局,注意防范。不要點擊可疑網頁鏈接,不要隨意向對方匯款、轉賬。避免上當受騙。
最后再次提醒廣大網民自覺抵制網上虛假信息,不發布、不轉發、不評論未經證實的信息,自覺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謹防被騙!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陽過了病毒是否在衣物上有殘留? 用熱水浸泡衣物就可以解決2022-12-14
- 健康碼也要作廢了?官方辟謠:相關說法不實2022-12-14
- 轉存!關于新冠病毒你要知道的30件事2022-12-14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姣姣說消保】提升防范意識 守護消費權益2022-12-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