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大火,粉絲們在追劇的同時也開始分析起眾多反腐情節的原型。良心推薦一部2016年曾在央視一套連續八天晚上八點播出的片子《永遠在路上》,這部由中央紀委宣傳部和央視聯合制作的大型反腐專題片,究竟有多真實,多震撼?
攝制組赴22個省區市;
拍攝40多個典型案例;
采訪70余位國內外專家學者、紀檢干部;
采訪蘇榮、白恩培、周本順、李春城等十余位因嚴重違紀違法而落馬的省部級以上官員;
……
《人民的名義》反腐情節的原型,你都能在這里找到——
1、“趙德漢處長”真實存在嗎?
已經成為新晉反派“網紅”的趙德漢處長在劇中貪污2.3億元的驚天大案驚呆了吃瓜群眾。
在《永遠在路上》里,這樣的“小官巨貪”不僅存在,而且還不是個別現象。
挪用1.19億元公款的北京市海淀區西北旺鎮皇后店村原會計陳萬壽。
查處1.2億現金、68套房產、37公斤黃金的河北秦皇島市北戴河區供水總公司原經理、副處級干部馬超群。
單筆索賄5000萬元、涉案總金額1.2億元的西安市某社區原居委會主任于凡。
近年來,蒼蠅式腐敗、基層腐敗等詞匯高頻出現,體現了當前反腐形勢的嚴峻,也彰顯了中央“老虎、蒼蠅一起打”的決心。
2、丁義珍的“LV皮帶問題”真的那么嚴重?
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中丁義珍的LV皮帶被群眾雪亮的眼睛逮個正著。
除此之外,祁同偉廳長的雪茄也被很多人留意到。
此處貼心科普:據了解低檔的雪茄每支基本是兩位數價格,高檔雪茄基本上可都是四位數一支的價格。(祁廳長,我們靜靜等你的解釋)
《永遠在路上》中的案例顯示:現實中很多官員走上貪腐的不歸路都是從生活貪圖奢華享樂開始的,他們燈紅酒綠的生活和劇中不相上下。
萬慶良,廣州市委原書記,經常去白云山山頂端一家私人會所,“一覽眾山小”的同時吃喝玩樂一條龍高端服務。
王天普,中石化原黨組成員、總經理,公款宴請老同學,一頓飯就花去4萬塊錢。
無數案例證明,生活中貪圖享樂導致領導干部走向貪腐,“破法”必先“破紀”,不正之風成為腐敗產生的土壤。
3、“漢大幫”小圈子危害真有那么大?
劇中,以高育良書記為首的“漢大幫”屢被提及。他們來往密切,“想要將權力私相授受”,這點從紀委書記和瑞金書記的對話中,就能窺得一二。
《永遠在路上》用整整一集的內容深度剖析了轟動全國的山西省“塌方式”腐敗,倒下一個牽出一串。
聶春玉,山西省委原常委、秘書長,他是這么回憶自己在呂梁主政時期的日子的:“關系好的肯定就收下(禮物錢財)”,跑官買官應運而生。
山西的塌方式腐敗,與“小圈子”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事實證明,在工作中拉“小圈子”,一開始是人際關系庸俗化,到后來往往異化為政治投機和經濟投機,異化為以公權謀私利,最終滑向違法亂紀的深淵。
4、祁廳長和山水集團老總高小琴能交朋友嗎?
祁廳長和商人高小琴之間的“密切往來”,已經被紀委干部盯上了。
兩人一起出入高檔私人會所品品茶:
相約郊外,來場交流感情的高爾夫:
《永遠在路上》里很多案件都在講述一個道理:官員和商人不正當的往來往往是邁向貪腐的危險信號。
白恩培,全國人大環資委原副主任。愛好打牌,這下好了,讓有心思的商人抓住了痛點,打打牌,嘮嘮嗑,塞塞錢,事兒就辦成了。
北京市委原副書記呂錫文,用低于市場價2000多萬元的價格從商家購買了西城區黃金地段住房多套。
這些觸目驚心的案件敲響警鐘:“官”“商”交往要有道,而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劃出公私分明的界限。公務人員和領導干部,要守住底線。
人們為反腐電視劇點贊,是因為它契合了很多人心中的期待,就像《永遠在路上》所說的:每個人都期望生活在一個風清氣正的社會里,這關乎每個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所以,在繼續追劇的同時,不如刷一遍《永遠在路上》,看看我們黨是如何和腐敗做斗爭的!
責任編輯:林航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中國教育電視臺CETV4課堂直播入口 《同上一堂課》直播地址2020-02-24
- 中國將于今年3月、5月組織最后2次北斗衛星發射2020-02-24
- 氣溶膠如何傳播病毒,戴口罩有哪些講究?2020-02-24
- 最新看電視劇 頻道推薦
-
大唐女法醫蘇伏喜歡誰結局如何 蘇伏扮演者是2020-02-24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福州游客“含外量”增加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