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滿油亮的“臺灣多福茄”壓彎了枝頭,一旁與之爭奇斗艷的是形似蘋果、口感獨特的“蘋果絲瓜”——盛夏時節,龍巖市新羅區東肖街道臺胞園農場里,一派生機勃勃的豐收景象。
“‘蘋果絲瓜’這個品種引自臺灣,不僅外觀上顛覆了人們對傳統絲瓜的認知,口感更是脆嫩清甜,很受市場歡迎。”東肖街道農技站站長沈秀清托起圓潤可愛的“蘋果絲瓜”,眼中滿是對這一“明星產品”的喜愛。
而在另一片區域,別具風味的“蘋果苦瓜”和鮮嫩清甜的“甜龍筍”也在茁壯成長,預計將在未來幾周陸續迎來采收高峰。“目前,農場內的瓜果長勢都很好,預計將迎來一個豐收年。”
豐收的背后,離不開科技的澆灌。
作為龍巖市新羅區的首個臺胞園,該農場積極引入臺灣優質農業品種。但在初期,這些新品種卻難免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為解決這一難題,東肖街道農技站的技術人員定期深入農場的田間地頭,提供技術指導。
“從土壤改良、水肥一體化管理到病蟲害綠色防控,農技站為農場全程護航。”沈秀清表示,經過耐心培育,這些寶島物種成功在這里開花結果。
農場推廣特色優質農產品,不僅豐富了本地居民的“菜籃子”,提升農業附加值,更推動了兩岸農業技術交流與合作。
據悉,該農場位于東肖街道后田村西坑片區,占地面積約100畝,通過構建“街道+國企+臺商+高校”等合作模式,引進臺灣特色蔬菜品種和種植理念,由臺商開展以“零農殘、生態循環、教育體驗、休閑放松”為核心的農業種植與商業化經營,并引入兩岸涉農高校和科研機構提供技術支持與優質種質資源,打造集農業種養、研學教育、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綜合性農場。
“我們希望這個農場可以實現臺胞創業、村集體和兩岸農戶增產增收的多方共贏局面。”沈秀清表示,下一步,東肖街道農技站將嘗試引進更多優質品種,同時協助農場拓展電商平臺、精品超市等銷售渠道,讓更多特色農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責任編輯:莊婷婷
- 臺灣抗日志士后代訪滬:回望抗爭歲月 共話精神續接2025-06-30
- 國務院臺辦首期涉臺知識問答活動收官2025-06-30
- 臺胞林素芳:寶島“金針”變“真金”2025-06-30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