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2月2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吳洪)青年是未來、是希望。但在民進黨當局的眼里,臺灣青年的未來卻是可以犧牲的政治賭注。
上周,臺教育事務主管部門宣布,禁止臺灣高校與華僑大學、暨南大學、北京華文學院三所大陸高校繼續交流合作,也不再采認這些學校的學歷,違規大學將被扣減獎補款,理由是“懷疑這三所高校帶有統戰目的”。此言一出,島內輿論嘩然。
有臺灣媒體指出,目前有2000多名臺灣學生在上述三所大學就讀,這意味著他們要面臨“文憑泡湯”“四年白讀”的悲慘境地。此舉明顯是以政治因素干預教育。
剛當選臺灣民眾黨主席的黃國昌認為,民進黨當局為了政治目的,傷害了臺灣學生的利益,讓學生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他表示,政治不應成為教育的主導力量,尤其不能把學生的前途當作政治籌碼。
臺灣《中國時報》刊文指出,暨南大學是一所百年名校,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在此就讀,其學歷也被廣泛承認。如果將它放在臺灣,足以名列頂尖大學之列,這是不少臺灣家長和學生選擇它的主要原因。民進黨當局此舉將影響數以萬計的臺灣家庭,更影響島內青年的就業。
此外,華僑大學和北京華文學院也是重要的僑生學堂,一直面向海外及港澳臺招生。臺灣“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沒有任何地區曾以統戰為理由不承認其他高校,民進黨當局應該以學術的角度看問題,而非以學校的政治背景作為決策依據。
荼毒下一代,就是毀掉臺灣的未來,讓臺灣陷入內斗的惡性循環。上周,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學生會會長郭又睿遭惡意罷免,就是一大例證。
因去年底接待了馬英九文教基金會邀請的大陸高校師生團,又發文表示支持兩岸學生交流,郭又睿被校內親綠學生聯名罷免。這背后無疑是綠營政客的又一次政治操弄。
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感嘆道,當大陸年輕人在研發DeepSeek時,臺灣年輕人卻忙著用罷免手段打壓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這種內斗是臺灣社會的危機。他表示,那些以民進黨“為師”的親綠學生心中只剩下意識形態與政治,打著“愛臺灣”之名,事實上是在害自己、害臺灣。如果不推動兩岸交流,不與大陸學生相互學習,臺灣終將變成“井底之蛙”。
郭又睿則發聲表示,個人罷免事小,但綠營政客通過這件事進行政治操弄,意圖作為“大罷免”的前哨戰,無疑是侮辱臺灣大學生的智慧、踐踏校園民主,最終只會制造仇恨,讓臺灣社會更加撕裂。
在民進黨眼里,臺灣青年是籌碼、是選票。為了一黨私利,甚至不惜將他們綁上“臺獨”的戰車。
上周,臺灣藝人王大陸涉嫌逃兵役而被新北市地檢署立案調查,讓輿論再次將目光聚焦到島內青年的服兵役問題上。
在臺灣,類似的逃避兵役案例不在少數,移送法辦人數呈逐年增長趨勢。以新北市為例,從2021年到2023年,增長幅度高達116%。
不僅如此,臺灣青年逃兵役的手段更是花樣百出。像是通過饑餓、吃藥、禁食等方式減重,或是暴食增重,又或是裝扁平足、眼疾等疾病,有人還假扮抑郁癥住進精神病院,甚至有人自斷手指只為讓自己無法開槍……
寧自殘、不入伍,究竟是什么原因讓臺灣青年如此排斥服兵役?島內分析人士指出,首先,為增加兵源,民進黨當局絞盡腦汁,從延長義務兵役期限到放寬入伍條件,再到推出“就學服役3+1方案”,壓縮了臺灣青年正常的求學時間,乃至影響未來就業、人生規劃。其次,臺軍內部長期存在的管理不善、性騷擾、霸凌等不良現象,讓臺灣青年對服兵役心存恐懼。再次,民進黨當局不斷煽動兩岸對立,鼓吹“人人皆兵”“抗中保臺”,臺灣青年擔憂自己被綁上“臺獨”戰車,成為政治“炮灰”。此外,綠營政客在服兵役上的雙標,也讓臺灣青年深惡痛絕。比如,民進黨當局“安全會議副秘書長”林飛帆一邊高喊“抗中保臺”,一邊選擇在養老院服務替代服兵役;再比如,賴清德的兩個兒子都在美國留學,至今未服兵役……如此說一套做一套,也難怪臺灣青年愈發抗拒參軍入伍。
自賴清德上臺以來,對內以“斗”治臺,對外謀“獨”挑釁,導致臺海兵兇戰危、社會撕裂對立、民眾利益受損。如今,民進黨當局又把黑手伸向了校園,伸向了臺灣青年,最終禍害的將是臺灣的未來與希望。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監管局:兩岸標準共通“七條措施”取得積極成效2025-02-24
- 中國國民黨公布最新民調:56%民眾支持停止“大罷免”2025-02-21
- 阻限兩岸交流 民進黨當局終將徒勞2025-02-21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失散百年終團聚!81歲臺胞回漳州曾氏家廟謁祖2025-02-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