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局財政事務主管部門11日發布報告顯示,臺灣地區今年第一季度對其五大市場的出口同比均出現衰退,為7年來首見。數據顯示,1至3月,臺灣地區出口977.5億美元,為8個季度以來首次低于千億美元,同比減少19.2%,創14年來同期最大跌幅。
臺當局財政部門分析稱,本季度臺灣出口衰退幅度高,除基期因素,主要是產業結構過度集中,因此遇到景氣反轉時會受到較大沖擊。上半年,臺灣地區出口仍面臨相當壓力。
臺灣“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衰退其實是可預期的,更令人擔憂的是當局近期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調漲電價的兩項政策,恐怕成為壓垮企業及景氣的“最后一根稻草”。
通脹維持高位,正嚴重影響島內消費和經濟復蘇。臺當局“主計總處”11日公布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2.35%,漲幅略為趨緩,但仍維持在2%的通脹警戒線之上。其中,17項重要民生物資同比漲幅擴大,從2月的5.56%升至3月的6.12%。
數據顯示,島內民眾最關心的雞蛋價格3月同比上漲26.52%,漲勢擴大,且已連續17個月呈“雙位數”飆漲。此外,豬肉和雞肉價格也分別同比上漲7.32%和5.99%。
臺當局農業部門負責人11日坦言,雞蛋生產嚴重不足,且不足數量絕對遠比公布數字還高,不只今年,明年也可能缺蛋。
島內分析人士指出,由于重要民生物資購買頻率高,民眾對物價上漲的實際感受會比CPI數據來得更強烈。電價自4月起全面上漲,賣場、小吃店經營成本增加,進一步推升物價調漲的壓力,通脹短期內要降溫不樂觀。(記者 尚昊、章利新)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七缺”引發臺灣民怨 國臺辦:還有關鍵的“缺安寧”2023-04-14
- 對比馬英九、蔡英文近期行程 國臺辦:孰是孰非,不言而喻2023-04-14
- 國臺辦評馬英九大陸之行:充分體現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是一家人2023-04-14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波蘭政府個別官員妄稱如烏克蘭戰敗,大陸次日2023-04-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