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國臺辦3月15日宣布,即日起恢復臺灣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輸入。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2022年6月,大陸從臺灣輸入的冰鮮白帶魚和凍竹莢魚包裝檢出新冠病毒,為防范風險,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自2022年8月3日起暫停臺灣柑橘類水果和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輸入大陸。大陸已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取消所有進口冷鏈食品口岸環節針對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等措施,為促進兩岸貿易健康發展,海關總署決定自今年3月15日起恢復上述兩項產品輸入。
臺灣“農委會”15日稱,自禁令發布以來臺方一直試圖通過正式渠道向陸方要求協商,希望大陸能早日取消禁令,讓兩岸農產品貿易不受影響。對于恢復輸入一事,臺方稱“樂見大陸改變做法”。興達港區漁會總干事郭展豪受訪時表示,“這是一個好消息”。高雄市海洋局說,竹莢魚和白帶魚是當地盛產的水產,此前主要靠島內銷售為主,大陸解封竹莢魚與白帶魚的輸入“令漁民多了一個銷售管道,海洋局對此樂觀其成”。新北市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總干事吳鴻銘表示,雖然協會尚未收到任何通知,“但對漁民來說,高達上億出口額的白帶魚、竹莢魚都能夠順利輸到對岸,是相當好的消息”。
2022年12月,臺“農委會”官網統計顯示,疫情前的2019年臺灣出口大陸水產總值達78.8億元(新臺幣,下同),其中主力品項的石斑魚2019年出口大陸總值20.4億元;竹莢魚出口總值9407萬元;白帶魚出口總值3.6億元。
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包承柯表示,大陸對臺灣漁業部分資源進一步開放,是這幾個月以來兩岸關系發生的積極變化之一,“這樣的變化還在發展”,反映出兩岸都需要恢復到過去正常交往的水平、狀態中去。
臺灣淡江大學兩岸關系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稱,對大陸而言,先開放白帶魚、竹莢魚是因為相對比較簡單,至于水果和其他食品,涉及介殼蟲檢疫、注冊等問題,就比較復雜。他認為,在政治上,大陸仍會對臺灣采取嚴正立場,但在經貿領域則會推動疫后恢復交流,對臺灣當局和島內民眾進一步區隔對待。(張若)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臺媒炒作“臺版彈簧刀”自產2023-03-16
- 福建上線臺灣至大陸專線快遞 打造“兩岸共同生活圈”2023-03-16
- 國臺辦:自3月15日起恢復臺灣地區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輸入2023-03-15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洪都拉斯總統投下“震撼彈”后 各方反應來了2023-03-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