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聯合新聞網”3月1日報道,臺灣地區嘉義縣、嘉義市水情嚴峻,仁義潭、蘭潭水庫到2月28日為止,合計蓄水量僅剩1154萬噸,蓄水率降至33.86%。臺當局經濟部門宣布3月1日起嘉義水情燈號由綠燈改為減壓供水的黃燈,夜間離峰時段減壓供水,時間為晚間10點至第二天早上6點,產業用水也進行調節,并呼吁民眾節約用水。
據報道,春雨遲遲不來,供應嘉義縣市民生及工業用水的仁義潭及蘭潭水庫,水位直落。民眾發現,仁義潭不只出現沙洲,多處小島浮現、潭底龜裂、狹小水道出現、壩堤水漬線愈來愈長,蘭潭水庫淹沒區百年巫家古井浮現。民眾擔心再不降雨,水庫恐將見底。
報道稱,臺當局水利部門與水公司第五區管理處聯合調配供水。嘉義地區1天用水量估計需30萬噸,為讓2座水庫的庫存撐到5月的梅雨期、臺風季,每天由臺南烏山頭水庫系統支持10萬噸,云林湖山水庫支持10萬噸,蘭潭、仁義潭串聯出水10萬噸,希望借此撐過旱象。
水利部門說,去年臺南部地區降雨量是近30年來最低,在不影響產業生產及有效調控下,目前供水穩定,但未來距離汛期來臨時間尚長,降雨不確性高。
除了嘉義地區,由于島內南部地區旱象持續惡化,高屏溪流量持續下降,高雄水情呈現綠燈警示情況。高雄市水利部門表示,因應旱象可能持續,3月1日起與臺當局同時成立旱災災害應變中心。
報道稱,大高雄地區每日用水約145萬噸,多數來自高屏溪攔河堰,不過南部地區面臨30年來最低雨量挑戰,高屏溪流量已經降至每秒7.4立方米,自來水公司須動用備援水上場支應。
據報道,水利部門表示,高雄市從2021年起與臺當局合作共鑿62口抗旱水井因應百年大旱,今年初又陸續新鑿11口,全部完成后可日增4.7萬噸水源;鳳山與臨海水資源中心目前每日提供7.8萬噸再生水作為工業用水,未來可再日增1.3萬噸供水。此外,南區水利部門準備在高屏溪沿岸再增鑿50口抗旱水井,預計4月底前完成供水,屆時日增13.2萬噸水源,增加自來水調度量能。(來源:參考消息網)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臺出口踩剎車致經濟失速2023-03-01
- 總投資31億元、關系兩岸用水 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工程開工建設2023-02-22
- 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工程開工 總投資約31.3億元2023-02-21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2022年滬臺交流好新聞”評選結果揭曉2023-03-0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