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廈門12月10日電(記者李慧穎、鄧倩倩、張逸之)“這是‘及時雨’,為受疫情影響的臺企解了大難題。”8日舉行的“中小臺資企業金融服務論壇”上,廈門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作為當地臺企代表,與大陸首家兩岸合資證券公司金圓統一證券簽訂了合作協議。
作為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的配套活動,這一論壇達成多項成果,除相關項目簽約外,還包括10家金融機構發起成立“兩岸金融產業合作聯盟”。在吳家瑩看來,解決融資難等金融“痛點”對臺企渡難關、促升級、拓市場是重大利好。
來廈門發展超過20年的吳家瑩更感振奮的是:“支持福建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寫入了‘十四五’規劃建議。我們更加堅信,臺資企業在大陸能獲得更廣闊發展空間,掌握更多發展機遇。”
作為“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福建是大陸臺資企業最集中的地區之一,也是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最密切的地區之一。近年來,福建持續發力,從經濟、基礎設施、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積極構建閩臺深度融合的格局。
閩臺共贏發展的經濟合作機制不斷完善,臺企的市場準入門檻不斷降低,一批閩臺企業共同研發、共建標準、共創品牌、共拓市場,越來越多臺企在福建生根、成長、壯大。
截至目前,福建累計使用臺資逾300億美元,現有臺企上萬家。臺灣百大企業半數以上在閩布局,投資千萬美元以上臺企超800家。今年1月至10月,福建新設臺企948家,居大陸各省份首位。
近年來,一系列促進登陸臺胞在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等領域享受同等待遇的新舉措相繼實施,吸引越來越多臺胞特別是青年從海峽東岸來到西岸,在福建創業就業、追夢筑夢。
在福清市沙埔鎮江南村,老屋拆除后的紅磚被重新利用,成為村道兩旁的圍墻和花圃;漁民們丟棄的成堆海蠣殼,被收集起來建成一座門……這是臺灣建筑師黃德祐給這個小漁村帶來的變化。
2018年,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推出鼓勵臺灣建筑師來閩參與鄉村建設的相關政策,吸引臺灣建筑師團隊攜手大陸設計單位,開展“陪護式”村莊規劃設計咨詢服務政府采購項目。
截至目前,已有68支臺灣建筑師和文創團隊、200多名臺灣鄉建鄉創人才,在福建31個縣的117個村莊提供“陪護式”服務,培育出一批可復制推廣的鄉建鄉創模式。
“閩臺習俗相近、文源相通,福建的探索非常有意義,許多舉措讓我們覺得情真意切。”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李政宏說,期盼兩岸深度融合、攜手發展,共創更美好未來。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省財政下達獎勵資金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處理2020-12-11
- 福建:把寧靜還給學校,把時間還給教師2020-12-11
- 12月10日福建新增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2例2020-12-11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媒:高雄兵工廠發生爆炸原因系鋁粉閃燃,爆2020-12-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