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3月8日電 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2月臺灣出口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8.8%,連續4個月衰退;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已連續四個月緊縮,非制造業經理人指數(NMI)連續兩個月緊縮。
綜合《經濟日報》、《工商時報》、中央社等臺灣媒體報道,臺“財政部”8日公布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數據,2月出口金額203.9億美元,年減8.8%,創下2016年5月以來最大跌幅。2月進口金額154.7億美元,年減19.7%,出入相抵,2月出超49.3億美元,年增18.4億美元。
“財政部”表示,適逢農歷春節,2月工作天數較少,加上部分廠商提前出貨,導致出口成績不佳。盡管如此,若累計1月、2月的出口金額來看,減幅也達4.1%。展望未來,受中美貿易談判往正面發展、原油價格好轉等因素影響,3月出口有望恢復正常。
當天,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公布2月PMI為48.3%,較1月微增0.4個百分點;NMI為47.8%,較1月下滑1.2個百分點。
PMI和NMI指數為50%時表示持平,50%以上表示擴張,50%以下表示緊縮。觀察制造業六大產業PMI,僅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呈現擴張,且中斷連續五個月的緊縮,指數攀升至54.4%。
中經院院長陳思寬表示,權數過半的電子暨光學和電力機械產業廠商表示,市場雖有少量訂單回補,但多為短單、急單,長期訂單的能見度仍然不佳,因此對第一、二季度的看法仍趨保守,后續還需再觀察。
此外,臺“主計總處”8日發布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23%,扣除蔬果、能源后的核心CPI則年增0.3%,物價處于溫和穩定的區間。(完)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臺灣至俄羅斯物流新通道開通2019-03-29
- 連續11年位列第一 臺灣水果“登陸”廈門口岸最便捷2019-03-28
- 福州臺創中心創新方式 精準服務助臺灣創業者圓夢2019-03-28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臺網友:“內憂外患”不斷夾攻 蔡英文處境相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