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的從業者,無論在何種環境中,諾亞都要保護好客戶的財富。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客戶的資產配置和投資組合,是諾亞發揮專業能力的地方,為投資人的資產保駕護航,以專業成就關愛之心。
心之所至,行之所及。過去18年,每年諾亞都會打造一場與客戶深度“對話”的場遇。今年也不例外,愈是復雜環境,我們愈要冷靜思考,成熟判斷。諾亞已經逐步構建起來對于客戶資產配置的服務體系和流程,基于嚴謹的宏觀判斷和前瞻趨勢洞見,為客戶提供可以適合不同市場環境的產品與服務。
近日,2022諾亞財富華南大區客戶年會在惠州圓滿收官。眾多行業先鋒、知名經濟學者親臨現場,共同探討大會后的中國政經新形勢,分享資產配置思考。
本次年會上,諾亞控股國內集團CEO/歌斐資產董事長殷哲、諾亞控股CFO潘青、國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長劉勝軍、銳聯財智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許仲翔、上海銳聯研究部總經理兼基金經理何賢發、信美共同創始人、副董事長兼總裁胡晗等多位知名學者、諾亞高管和行業領軍人物從不同視角深度探討了新格局下的資產配置。
圖:諾亞財富華南大區客戶年會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他們的精彩分享:
“先保護,再增長”
持續深化變革,更好服務客戶
諾亞控股國內集團CEO/歌斐資產董事長殷哲首先發表了諾亞2022年度主題演講,回顧2022年,在美國加息、俄烏沖突、貨幣貶值等宏觀因素的影響下,全球經濟進入衰退周期,投資面臨巨大考驗。
殷哲指出,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較大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延遲質疑,延遲判斷。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局勢之后做出的反應才能行穩致遠。2022年的痛苦,可能將成為2023年的收獲。
當前世界,面臨著技術更新交替期、去全球化周期、產業結構轉型期、疫情持續影響期、金融貨幣政策分化周期等五個周期的疊加。
在這樣復雜宏觀環境下,諾亞在年初提出了“先保護,再增長”的配置策略,更加聚焦于客戶的切身需求以及價值創造。
殷哲回顧了諾亞從2019年以來的變革,從產品驅動轉向以客戶為中心,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諾亞在接下去一年,將繼續打好地基,深化變革。
通過產品變革、組織變革和業務流程變革,諾亞圍繞“客戶為中心”進行重構,啟動了3R(客戶關系、解決方案、存續服務)的“鐵三角”模式服務核心客戶。
另外,諾亞還通過數字化賦能,加強數據加密、產品引入流程以及投研的一體化等等,更好地為客戶服務,保護客戶財富。
圖:諾亞控股國內集團CEO 、歌斐資產董事長 殷哲
中國正在“資產轉型浪潮”的新起點
諾亞始終以“客戶需求”為核心驅動力
諾亞控股CFO潘青分享了諾亞在香港二次上市的歷程,2022年,在中概股受困之際,諾亞完成戰略布局,成功在香港二次上市,有效化解了退市風險。
潘青指出,諾亞的目標,始終是用專業化的服務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配置需求,在港二次上市,也可以更加便于為客戶提供豐富的海內外資產配置品類。
潘青認為,中國正站在“資產轉型浪潮”的新起點。瑞銀最近的一份報告也指出,未來20年,將有近 85 萬億美元財富傳給下一代,然而全球有 40% 的投資者沒有正式制定遺產繼承方案,所以不僅是國內,中國財富人群的財富交接需求在全球都是財富管理行業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繞不開的主題。
中國財富人群的投資剛需和家族財富傳承的需求遠未被滿足。在這個轉型和傳承的過程中,像諾亞這樣的頭部財富管理機構將持續發揮專業影響力。
圖:諾亞控股CFO 潘青
懂得守衛比進取更重要
如何從容應對不確定性是企業家首要目標
在題為“從二十大看政經新格局”的主題分享中,國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長劉勝軍闡述了他對大會后中國新格局的見解。
劉勝軍認為,從十八屆三中全會至今,全球的政經環境發生了“刷新想象力的巨變”,在“收入不均”、中美博弈、全球經濟增長周期放緩等內外部宏觀因素的背景下,國家開始推行“高質量發展”和“雙循環”等方針以應對。
對于10月份剛剛結束的大會,劉勝軍指出,這次大會的政策含義重大,不僅強調了要實現中國式的現代化,同時也將高質量發展作為當前的首要任務,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
論壇上劉勝軍還提出了企業在未來發展需要適應的幾個變化。
自十八大以來,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國家用十年發展已經勝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與此同時,國內外形勢變化也激化了一系列新的矛盾:疫情下半場、俄烏沖突、高端技術“卡脖子”等風險也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增加了一系列不確定性因素。
圖:國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長 劉勝軍
針對這些不確定性,劉勝軍提出新時代的企業家需要學會適應一些新的變化。對于當前的國內的宏觀形勢,隨著疫情防控的逐漸放松,以及房地產政策的放松,國內經濟預期迎來邊際改善,而經濟周期的拐點,往往也是進行資產配置的機遇期,身處變局時代,有時候懂得守衛比進取更重要。
最壞的時刻或已過去
人棄我取,布局底部
在題為“全球波動市場下的配置思考與投資契機”的分享中,銳聯財智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UCLA金融學教授許仲翔從海外視角分享了他對當前環境下的資產配置思考。
許仲翔從宏觀政策調控、地緣政治風險、聰明資金動向等三個角度出發,認為現在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中國經濟體即將進入觸底向上周期。
上海銳聯景淳研究部總經理何賢發則更具體地從國
圖:銳聯財智創始人兼首席投資官、UCLA金融學教授 許仲翔
內視角展開討論。他指出,全球局勢不確定性等外部環境變遷下,中國經濟從高增長轉型到高質量發展。在這樣的轉型過程中,變數中藏著機遇。何賢發指出,在新能源、電動汽車、AI等領域,中國占有領先優勢,他認為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模式很可能重復日本經濟型汽車在上世紀80年代的趨勢,在全球市場扎根核心的行業地位。
另外,對于此前遭到發達國家“卡脖子”的半導體領域,何賢發指出,全球芯片的一半消費均在中國,美國需要中國巨大的市場,因此不可能完全脫鉤。
圖:上海銳聯景淳研究部總經理 何賢發
在股票投資方面,隨著中國的轉型升級,當前的核心資產中,新經濟龍頭躍遷成為中堅力量,在一年的調整之后,何賢發認為當前正是底部布局的好時機:A股當前估值水平低,安全邊際明顯。
不確定性將驅動保險需求
中國壽險業將進入鉆石期
在題為“五年回看星河滿,深耕共創啟新篇”的主題分享中,信美共同創始人、副董事長兼總裁胡晗認為,不確定性會激發人民保障意識,進一步驅動保險需求。
根據安聯的一份報告,預計2022年全球保費收入增長4.8%,中國保險市場可能會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但預計未來十年平均增長率仍能達到每年6.9%,中國壽險業從黃金期進入鉆石期。
胡晗指出,當前中國財富人群對財富管理的需求已經從高速增長轉變為財富保全和財富傳承,而保險、信托和家辦仍是財富傳承的主要方式。
圖:信美共同創始人、副董事長兼總裁 胡晗
另外,隨著國家在個人養老金領域的政策發力,將有6000多萬人可以享受到實際的稅收優惠,預計未來每年將有300億資金流入壽險,進一步助力壽險行業的騰飛。
小結
2022年對于投資來說是艱難的一年,但是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困難也會帶來變革的轉機。尤其是在當前預期邊際改善的背景下,資產配置布局機會漸近。
根據諾亞CIO辦公室年初提出的“先保護,再增長”的投資策略,大家可以趁此機會重新檢視自己家庭和家族的資產配置情況,積極地做好資產配置的再平衡。
諾亞也將持續深耕市場發展趨勢,根據客戶不同需求制定資產配置解決方案,布局全球投資市場,打好地基,在新格局下繼續為客戶資產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林華黎
- 最新銀行動態 頻道推薦
-
郵儲銀行龍巖市分行開展外匯便利化政策宣傳2022-12-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