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工作人員走訪國投湄洲灣港口有限公司,對接金融需求
從港口建設如火如荼到臨港產業風生水起,從風電裝備制造創新升級到海上風電項目串珠成鏈,從水產種業“福建芯”到現代漁業產業鏈,“建行藍”與“福建藍”碰撞出別樣風光,開拓“藍色經濟”新空間。
圍繞福建海洋強省戰略布局,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持續加大港口聯動、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等產業鏈條的支持,以鏈式服務,激發海洋產業聚變效應,助力打造福建“藍色聚寶盆”。
硬核“接口”,賦能港城聯動
盛夏八月,正值迎峰度夏煤電保供開足馬力的時期,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支持建設的國投湄洲灣煤炭碼頭,岸橋飛速運作,碼頭自動化裝車,一批批煤炭被運往各個電廠。
湄洲灣對岸的石門澳化工新材料產業園也有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的服務故事。作為福建首批9家省級化工園之一,石門澳項目一期工程于2013年開工建設,分行通過“城鎮化貸款”,為項目提供近10億元的資金支持,為福建省布局湄洲灣石化基地、承接湄洲灣南岸石化產業鏈“筑巢引鳳”。
港城融通四海,產業集聚發展。湄洲灣是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多維度探索金融賦能港城聯動的生動寫照。放眼八閩,大美港城畫卷的一筆一畫間,都有建行的“金融筆墨”。
在福清江陰港,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快速響應萬華化學等高端精細化工項目需求,開辟綠色審批通道,提供專項融資,為打造千億級新材料集群發展提供資金“口糧”。
在福州可門港,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緊跟當地“申遠新材料一體化產業園”的人才安居需求,為產業園“青年公寓”項目提供住房租賃貸款,助力籌建1523套住房租賃房源。
在泉州泉港區,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從固本強基和普惠金融雙線發力,支持福建煉油一體化項目建設,推動泉港城鄉建設加速,助力泉港化工園區企業“朋友圈”愈發壯大。
全鏈“下錨”,串聯海上風電
金風科技、LM葉片、東方電氣……位于東海之濱的福建江陰,占地千畝的福建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內精英薈萃,生產正酣,并依托得天獨厚的臨港優勢,為周邊海域的海上風電項目提供設備制造、運維服務等支持。作為項目的“金融合伙人”,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以信貸、結算、投顧等綜合服務,助力這個“全國首個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風生水起。
在實現“雙碳”背景下 ,“海上風電”駛入高潛力賽道。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緊貼福建規模化集中連片海上風電開發“脈搏”,依托傳統信貸、債券理財等多樣化融資,保障福州、寧德、莆田、平潭等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同時,強化與三峽集團、福能集團等頭部合作,深度參與海上風電產業鏈布局,助力福建加快建設海上風電世界級產業集群。
一組數字清晰記錄了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助力海上風電產業鏈的服務足跡:從莆田平海灣海上風電場到長樂外海海上風電場;從三峽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到漳州風電產業園,2018年—2021年期間,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已累計為海上風電領域提供融資支持超33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減少燃煤消耗15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345萬噸。
活水以漁 共建“藍色糧倉”
當下的“福建藍”,涌動的不只是海上風電。構建全產業鏈的漁業產業體系,是豐盈“藍色糧倉”的重要舉措,也是“藍色經濟”的增長極。
作為中國漁業協會鰻業工作委員會會長單位,福建天馬科技立足特種水產業核心板塊,打造從“種苗→養殖→飼料→食品深加工”的鰻鱺全產業鏈,推進漁業現代化。
一條鰻魚游活一個大產業,背后投射的是建行相伴天馬科技近20年的成長之旅。企業成立之初,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就率先為其提供信貸、結算等服務,一路見證天馬科技從特種飼料生產商發展為“鰻魚巨頭”。
漁業產業鏈“下錨”,離不開金融的加持。從“科技創業貸”,支持福建紅太陽精品公司擴大生產和技術改造,點亮企業百億海帶產業夢;到因地制宜適配“善擔貸”,為霞浦、連江等水產行業客群提供專屬融資,支持水產企業加速成長;從“外匯便利化+跨境融資”等一攬子服務,支持東山海旺水產、詔安安邦水產等水產加工龍頭企業,助跑福建水產品走出去;到 “建行生活”開展 “福州魚燕”專享優惠活動,邀請公眾共享“福丸”美食,帶動水產品消費火起來……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在漁業產業鏈上下游、養殖企業成長全周期都留下了身影,將一股股金融活水引向“漁業”,讓福建“藍色糧倉”更加豐盈。
活水以漁,向藍增綠。近日,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還結合某化纖企業關于低碳轉型過程中購買海洋碳匯的需求,為該化纖企業發放了“藍碳貸款”,實現全國建行系統在海洋碳匯領域零的突破。
責任編輯:林華黎
- 最新銀行動態 頻道推薦
-
建行福建省分行:擦亮發展底色 振興八閩老區2022-10-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