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期做好農村金融工作的“必答題”。近年來,長樂農商銀行始終踐行農村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民生金融主力軍的責任與擔當,在金融支持長樂地區鄉村振興中發揮“頭雁”作用。
截至3月末,長樂農商銀行各項貸款余額131.57億元,其中涉農貸款余額76.41億元,占比58.08%,為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力量。
聚焦實體經濟,做強農村金融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緊緊依靠農村實體經濟。長樂農商銀行積極響應各項政策,走出去、沉下去、動起來,持續將更多信貸資源配置到“三農”和小微領域,助力長樂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發展。
積極對接農村要素配置市場化改革,因地制宜,不斷豐富完善“商貿貸”“小微貸”“養殖貸”等符合長樂實際的“五福”系列信貸產品,引金融活水精準滴灌“三農”,截至3年末,“五福”信貸產品達8141戶,貸款余額達28.40億元。
主動加強與人行、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溝通,積極爭取政策資源,打出政策組合拳,今年一季度累計發放支小再貸款91戶,金額8000萬元,發放支農再貸款41戶,金額1000萬元;通過“金服云”平臺累計發放紓困專項貸款31戶,金額13543萬元。
聚焦鄉村振興,做實普惠金融
以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為引導,長樂農商銀行強化落實“黨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長效機制,營業網點遍布城鄉,電子銀行上山入島,便民服務進村入戶,做實“最后一公里”農村金融服務。
在“融合”上持續發力,與區委組織部聯合發文派駐84名金融助理駐點長樂區18個鄉鎮、260個村(社區);與260個村居簽訂鄉村振興協議;持續推進24個基層黨支部與轄區村居支部、企業(工廠)黨支部之間結對共建;與區供銷社、農業農村局、海洋漁業局、區冶金協會開展戰略合作,將鄉村振興服務觸角延伸基層第一線。
建立外拓聯動營銷機制,重點對接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加大鄉村振興貸款產品投放力度。持續推進“整村授信”行動、金融助理駐村工程以及信用街區、信用村鎮創建,實現普惠金融全覆蓋,截至3月末,精準建檔10.95萬戶,目標客戶精準建檔面完成107.78%,創建“升級版信用村”64個,各項貸款累計投放達31.28億元。
強化科技賦能,豐富渠道建設,把機構與業務嵌入到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重要場景中,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截至3月末,全轄布設自助設備73臺,發展福農通特約收單商戶275臺,移動支付商戶19211戶,布設199個普惠金融服務站覆蓋所有行政村,創建2個福農驛站。
聚焦綠色生態,做活綠色金融
鄉村振興要從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產品入手,提高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長樂農商銀行緊緊抓住長樂區打造“一村一品”、建設美麗鄉村等政策機遇,多渠道、差異化、特色化支持農業現代化建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充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為及時對接轄區農業經營主體生產需求,長樂農商銀行通過為當地特色產業提供金融服務、重點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公司+農戶”模式的專業合作社、大力推進“農e貸”等專項支農產品為農戶提供資金保障等舉措,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的金融動能。重點支持了福州福州飛思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福州市長樂區雪美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同時按照“一行業一政策、一戶一措施”的原則,實行清單式對接,“點對點”因地制宜推廣“福農直通貸”信貸產品,助推茶葉、蔬菜、龍眼等長樂地方優勢特色產業。截至3月末,累計投放涉農等相關貸款7.32億元,支持2163戶農戶發展。
對接濱海新城建設過程中整村搬遷金融需求,長樂農商銀行進一步拓展“安居貸”農民購房貸款業務,與漳港街道萬沙村簽訂整村授信協議,支持特色生態小(城)鎮和美麗鄉村建設,主動對接加快美麗鄉村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方案,改善鄉村居住條件,對接小城鎮建設規劃,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
聚焦社會責任,做優民生金融
作為姓農、姓小、姓土的法人金融機構,長樂農商銀行始終堅守紅色農信的初心和使命,發揮“點多面廣”的優勢,充分踐行本土法人金融機構的責任和擔當,全力扛起助力鄉村振興的社會責任。
獨家代理長樂48萬城鄉居民社保業務,無償代發農民油補、種糧直補、民政困難補助、高齡補貼等項目資金,成功對接福農e政平臺及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系統發放城市低保補助、農村低保補助、特困補助、殘疾人補貼等民政9項資金。成立長樂金融系統第一家慈善分會,疫情期間,向長樂區慈善總會捐款100萬元,目前已累計捐款260多萬元;連續八年開展“福萬通慈善基金助學行動”,累計為206名長樂學子發放98.35萬元助學金,為590名長樂學子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980.40萬元。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長樂農商銀行將堅守紅色初心,傳承支農使命,以更飽滿的激情、更堅定的信心積極投身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按照“三提三效”專項行動的要求,不忘初心、砥勵前行,為服務鄉村振興貢獻新力量,開創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