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淼接受記者采訪 海峽網記者 曾群峰 攝
海峽網11月24日訊 (海峽網記者 曾群峰)今天,第三屆中國資產管理武夷峰會在南平隆重舉行。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在峰會期間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董希淼說,資管新規歷經三年過渡期后,已于2022年1月1日正式落地,2022年被稱為資管新規實施元年。對于投資者來說,這一新規意味著理財產品打破剛兌,大多數保本理財退出市場,“賣者盡責、買者自負”已成理財市場的常態。
資管新規實施 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董希淼介紹說,資管行業在我國已經是超過100萬億的規模,隨著資管新規的深入實施,行業將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資管新規發布后,銀行理財市場經歷回歸本源、優化結構、提升能力的轉變過程,正在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其中重要變化之一是存量整改任務基本完成,理財產品加快凈值化轉型。完成凈值化轉型的銀行或理財公司還要在產品估值、結構調整、投研能力等方面繼續努力,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全面、及時、準確地披露理財產品信息。
資管業務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金融服務,銀行理財全面凈值化后,加強和改進投資者教育十分迫切。最近一兩年,部分理財產品凈值波動加大,少數產品甚至出現“破凈”現象,引發投資者擔憂。下一步,理財產品發行、銷售和代銷機構要在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同時,從提升國民金融能力的高度出發,全面深入開展財商教育,引導投資者理性看待金融市場變化;投資者要不斷提升自身金融素養,增強風險識別、防范的意識和能力。總之,要通過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多方努力,堅決打破剛性兌付,實現“賣者盡責”與“買者自負”的有機統一,推動銀行理財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談到資管新規實施之后,銀行理財市場將出現哪些新趨勢?
董希淼表示,老百姓財產性收入將增加,金融資產會上升,房產資產會下降,這是中國資管行業的新機會,但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居民的銀行理財發展空間和潛力仍然巨大。下一階段,從監管部門來說,要加強和改進理財業務監管,理財公司應提升專業化特色化發展能力,中小銀行應加快發展理財產品代銷業務,各方協同努力,共同推動理財市場高效靈活地服務實體經濟,提高理財產品穩健性和競爭力,更好地滿足投資者平衡風險與收益的需求。
首先,要強化理財業務監管。監管部門嚴格把控理財公司“入口關”,堅持標準不放松。積極研究優化中小銀行設立理財公司的模式路徑,更好地滿足中小銀行發展理財業務的愿望。繼續深化理財市場對外開放,提升理財公司競爭活力。不斷完善理財公司治理體系,強化理財公司內控合規管理制度建設;加快推動制度實施,從業務管理、產品銷售、流動性風險等方面持續強化管理。
其次,要高效地服務實體經濟和投資者。未來,銀行理財應以服務實體經濟為第一責任,在發揮銀行理財的特色和優勢的同時,穩步提升權益類產品占比,滿足投資者多元化資產配置需求。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投資者教育活動,持續提升國民金融素養,更好地滿足理財產品門檻降低之后投資者大量增加的現實需要。
再次,要加快專業化特色化機構建設。作為新型的資管機構,理財公司應以專業化和特色化為方向,繼續堅持穩健經營理念,加快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深化金融科技運用,完善產品體系建設,提升差異化服務能力,培育核心競爭力。中小銀行要加強代銷體系建設,抓住理財產品代銷暫未對第三方開放的時間窗口,以理財產品中央數據交換平臺上線為契機,建設和完善代銷系統,培養專業的理財顧問,大力發展理財產品代銷業務,努力打造特色化的“理財產品綜合超市”。
資管行業發展要有“三結合”
綠色是南平的發展底色,自南平創建省級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以來,不斷探索綠色發展的金融基因。在談到福建發展資管行業有什么建議時,董希淼說,資管行業發展要有“三結合”。
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比如通過綠色產業投資基金、提高綠色信貸投放比例,創新保險產品 加大綠色債券的發行,引入更多金融活水,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與數字經濟相結合: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未來數字經濟在GDP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二十大報告也提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要發展數字化資管行業,運用數字技術、思維、數字化手段,加快資管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
與普惠金融相結合:資管行業不僅僅為高凈值人士服務,也要為廣大老百姓服務,發展普惠型金融產品,能創新出一些門檻比較低,讓老百姓有更多投資性理財產品可以選擇,助力普通老百姓財產性收入的提升,讓老百姓在資產配置中有更好的選擇。
責任編輯:黃小群
- 最新金融資訊 頻道推薦
-
設備更新改造專項貸款項目在閩加速落地 投放2022-1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