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寧化縣高標準農田項目
中儲糧廈門直屬庫
福州市海西高新科技企業港軟件開發基地項目
寧德市壽寧縣下黨紅色旅游景區項目
莆田市木蘭溪防洪工程項目
泉州市海灣大道項目
漳州市東山縣海灣生態整治項目
春風拂八閩,情暖山海間。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福建擘畫了“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宏偉藍圖。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農發行福建省分行(以下簡稱“福建分行”)堅持以服務“三農”、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主動融入福建“多區同建”發展戰略,在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和支持福建推動鄉村振興、加快城鄉融合發展、實施生態省戰略、建設現代化農業產業經濟體系方面持續發力。
2012年以來,福建分行累放貸款4433.92億元,至9月末貸款余額1806.32億元,為十年前的4.83倍,貸款年均增速超過17%,不良貸款率僅為0.015%,為鄉村振興和新福建建設交出了一張亮麗的金融成績單。
賦能“產業優”
書寫經濟發展的嶄新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分行加快做大做強做優數字、海洋、綠色、文旅“四大經濟”,助力構建新產業體系,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
福建是數字中國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2021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超2.3萬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47.6%。數字經濟已然成為福建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位于福州長樂區濱海新城核心區的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是“數字福建”戰略的重要承載基地,目前已有華為、博思等700多家企業入駐。2020年3月起,福建分行先后審批13.6億元支持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研發樓三期、海西高新技術企業港開發基地等3個項目建設,為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十年來,乘著數字經濟的東風,福建分行圍繞冷鏈物流、物流園區、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等數字農業發展關鍵環節,共投放相關項目貸款255億元,全力推動福建傳統農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高質量、集聚化發展。
在福建,我們能看到“美麗中國”的詩意表達,也能聽到綠色經濟發展的時代和弦。“風從海上來,電送千萬家”,此時此刻,福州福清市興化灣海風正勁,58臺風電機組正在海域整齊列陣,直徑185米的風機葉輪迎風而動。這是福建分行4.7億元信貸資金支持的長樂外海海上風電場項目。該項目是目前世界吸力樁導管架基礎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單機容量最大、基礎單體重量最優、高度最高的海上風電工程,建成后年均上網電量174萬兆瓦時,每年可替代標準煤5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46萬噸。與此同時,走在南平順昌縣國有林場的林間,空氣清新、萬木崢嶸,這里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0.34%。
青山如何轉換為金山?2021年,該分行創新采用國際林業碳匯(VCS)收益權質押的方式,向順昌縣國有林場投放了全國農發行系統首筆林業碳匯貸款,拓寬了綠色生態資產融資渠道。十年來,福建分行深度融入福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大力支持農業綠色發展、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和生態資源開發與保護等減碳、固碳項目建設,共授信綠色信貸項目140個、金額550億元,實現貸款投放305億元,以金融之力助推八閩大地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素質”。
在支持“海上福建”建設和文旅經濟發展方面,福建分行同樣不遺余力。十年來,分行共授信海洋經濟貸款342億元、投放163億元,助力“海上福建”乘風破浪、一往無前;授信文旅經濟貸款390億元、投放209億元,助力打響“全福游、有全福”全域旅游品牌。
共謀“百姓富”
寫好“福”氣滿滿的民生答卷
福建省名有“福”,飽含福建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期盼和追求。而打贏脫貧攻堅戰,則是奔赴幸福生活的第一步。
位于閩東大山深處的下黨鄉有一句俗語“車嶺車上天,九嶺爬九年”,這里曾是福建省唯一無公路、無自來水、無照明電、無財政收入、無政府辦公場所的“五無鄉鎮”。
如何用好下黨鄉特有的紅色資源和旅游資源是實現脫貧致富的關鍵。2017年2月,福建分行為壽寧縣下黨鄉量身定制了“旅游+扶貧”的項目融資方案,向紅色旅游景區(一期)項目審批投放扶貧貸款1.9億元,支持下黨實施村莊靚化美化工程,通過修建道路、整治河道、修繕古村、開設游客中心、建設主題園區等,將修竹溪流域沿線村莊串點成面,打造了下屏峰、碑坑山等紅色旅游目的地,讓越來越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
如今的下黨青山疊翠、水木清華,古橋流水、如詩如畫,2021年接待游客46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超52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也從建鄉時的不到200元增長至20055元,翻了100多倍,幸福感“爬”上了群眾的心間眉梢。
這是福建分行金融支持脫貧致富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該行累放精準扶貧貸款250.41億元,帶動8.6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把共奔小康的幸福故事寫進了百姓心中。
讓人民幸福,還要讓百姓底氣更足、笑臉更多、生活品質更高。
三明寧化,6萬畝集中連片的高標準農田鑲嵌在大地上,金色稻浪隨風翻滾,與遠山村落交相輝映,構成一幅豐收畫卷。
龍巖永定,龍湖國家水利風景區,萬頃碧波倒映天空,一條公路橫跨兩岸。自2020年10月龍湖大橋通車后,洪山鎮的百姓到永定城區的車程由1.5小時縮短至20多分鐘,短的是距離,連的是民心。
南平武夷山,星河垂暮之時,百花路南側人潮涌動,新落成的市民廣場、圖書館、體育中心成為市民茶余飯后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
這十年,福建分行堅持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聚焦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的主責主業,共向34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投放貸款104.43億元,守好糧食安全生產的根基;在保障中央和地方糧油收儲資金供應的基礎上,推動“北糧南運”“引糧入閩”戰略實施,為保障福建百姓“米袋子”供應和糧食全產業鏈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撐;聚焦交通、醫療、教育、水利、文化、住房等民生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共向800余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項目投放貸款2439億元,有力推動信貸資源向農村地區、經濟薄弱地區傾斜,助力城鄉補短板、促公平、提品質,交出了一份溫暖的民生答卷。
解碼“生態美”
打造美麗中國的“福建樣板”
從生態省戰略到全國首個生態文明試驗區,生態資源始終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分行堅持以“兩山理念”為指引,持續推進藍天、碧水、碧海、凈土工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為建設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清新福建”貢獻農業政策性金融的智慧和力量。
“千古木蘭溪、百里江山圖、十里風光帶”,穿城而過的莆田木蘭溪,碧水安瀾、白鷺翩飛,串聯起城市與鄉村,煥發出絢麗光彩。
誰能想到,這條莆田的“母親河”“最美家鄉河”曾在下游南北平原上肆虐橫行,百姓談“溪”色變。20多年前,木蘭溪開啟了綜合治理之路。從2013年起,福建分行就主動參與了木蘭溪流域整治,累計向木蘭溪流域的22個項目授信163.5億元、投放71億元,助推“水安全、水生態、水環境、水文化、水治理”五大系統整治,讓昔日水患之河蛻變為造福人民的生態之河、發展之河。
如今,木蘭溪畔“荔林蔥郁、白鷺翔空”,成為百姓家門口的“詩和遠方”,也勾勒出莆田最美的城市底色。
生態治理,“舊貌換新顏”的金融故事還在各地上演。從閩江防洪工程到泉州晉江下游生態整治工程,從龍巖市萬安溪引水工程到寧德霞浦三河流域綜合整治工程,十年來,福建分行已累計向80余個水利項目投放貸款260億元,在治水興水中繪就了新時代人水和諧的斑斕畫卷。
支持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助推生態宜居,也是福建分行的支農重心。
環山抱海的福建是海洋大省。漫步于漳州東山縣海灣公園,再不見昔日沙灘養殖亂象,徐徐海風下,木麻黃的墨綠與海的湛藍裹挾著海濱步道,蜿蜒數十公里,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來此“打卡”。2017年6月,福建分行向東山縣海灣生態整治項目一期投放生態海洋資源開發與保護中長期貸款1億元,支持東山縣整治無序養殖場、修復海灣生態。如今,“天藍水碧海灣美、沙白林綠島礁奇”成為當地百姓引以為傲的景象,也帶動了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據當地旅游部門統計,2022年端午小長假,東山縣接待游客18.26萬人次,實現了旅游總收入2.28億元。
十年來,福建分行圍繞污染防治、生態修復,共向89個項目投放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貸款190億元,為建設美麗中國的“福建樣板”注入了政策性金融動能。
“挽住云河洗天青,閩山閩水物華新。”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農發行福建省分行將繼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為福建發展擘畫的藍圖,堅定信心決心、踐行初心使命,以敢拼會贏、滴水穿石的奮斗韌勁,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的精神面貌,在山海間奏起鄉村振興的新交響,書寫農業政策性金融服務福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福建日報專題版面
- 最新金融資訊 頻道推薦
-
福建銀保監局指導中國光大銀行福州分行開展金2022-10-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