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擔憂人工智能會給人類帶來各種難以預計的影響,甚至可能是災難。
在近日開幕的“TED2017”大會上,計算機專家斯圖爾特-拉塞爾再次發出警告稱,人類制造出的事物(人工智能)將可能進化得比人類更聰明。拉塞爾建議,人類必須要在機器人內部預置不確定性,以防備它們的背叛。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教授斯圖爾特-拉塞爾解釋說,雖然他本人也支持人工智能的研究,但總感覺制造出一種比自身物種更為聰明的事物并不一定是好事情。
拉塞爾建議,為了防止機器人接管我們人類,我們必須制造出無私心的機器人,即在它們的目標任務中存在一定程序的不確定性,應該教會它們人類價值觀方面的知識。通過向人工智能系統中灌輸“人類常識”,科學家必須重新定義人工智能,這樣我們才能制造出有益的機器。
拉塞爾表示,機器人應該按照某種法則或定律去編程,就比如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提出的機器人三定律,以防止它們在執行任務時造成無意識的傷害。艾薩克-阿西莫夫所提出的機器人三定律主要內容包括:
1、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袖手旁觀使人類受到傷害;
2、在不違背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3、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因此,在為機器人編程時,就必須將利他主義、謙虛謹慎的態度以及其它一些人類價值觀方面的優越性編寫進去。拉塞爾認為,“這是人類與人工智能互相適應、和諧相處的第一步。”
不過,蘋果Siri高級研發主管湯姆-格魯伯對人類和人工智能的未來抱有較為樂觀的態度。他認為,人工智能將可用于增強人類的忘記力,讓人類不再會忘記任何事情。格魯伯表示,“人工智能所帶來的超人能力是不可避免的,這能夠讓我們記住每個人的名字,記住聽過的每一首歌或者看過的任何事物。
人工智能能夠與人類協作,而不是許多人所擔心的對抗,它們能夠幫助我們人類戰勝極限。如何利用這一強大的科學技術,我們有自己的選擇。我們既可以讓它們與我們競爭,也可以讓它們與我們協作。它們只會讓我們克服局限,做得更好。機器人變得越來越聰明,我們人類也會更加聰明。”
原標題:如何防止機器人背叛人類?專家想了好辦法
責任編輯:海凡
- 機器人成了新“物種”人類能否控制人工智能?2017-11-03
- 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當盡早啟動2017-11-02
- 人工智能是“助手”還是“對手”?人類工作會被取代嗎2017-11-02
- 人工智能發展到了哪一步 人工智能危機會出現嗎?2017-11-02
- 哈佛大學研發的蜜蜂機器人會游泳了:僅175毫克2017-11-02
- 機器人將搶走人類工作?美調查顯示多數人不相信2017-11-01
- 機器人制造者:未來20年內將有人類與機器人結婚2017-10-31
- 外媒稱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挑大梁:高科技非西方專屬游戲2017-10-30
- 北歐銀行將在未來4年內裁員6000人 削減成本用機器換人!2017-10-28
- 沙特女性機器人“索菲婭”獲沙特國籍2017-10-28
-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
被國產手機打趴!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狂降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