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初入門的攝影師,都有成為“街拍大師”的想法。但不管你是混跡人群伺機拍攝的攝影師,還是穿著講究、復古文藝范的街拍達人,對于街拍來說,進門容易出師難,不是每個在街頭拿起相機的,都是大師。以下幾個誤區,很可能就是區分大師的分水嶺:
誤區一:不分選擇地使用大光圈
街頭拍攝有一個很口語化的名字——“掃街”,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掃街在攝影愛好者間流行起來,和其他拍攝題材不同,“掃街”對于攝影師的敏銳度和抓拍能力都是很好的鍛煉,對于街頭拍攝來說,畫面關系和人物情感是捕捉的重點。
因此,如果你平時喜歡用大光圈來拍攝,在掃街的時候,則要慎用大光圈虛化。因為淺景深雖然可以帶來主體突出,散景迷幻效果,但容易讓人分不清楚拍攝地點,畫面帶有的大量信息被模糊。對于街頭百態來說,畫面是由簡單元素組成的,但恰恰是這些簡單的東西能夠傳達非常強烈的思想和情感,每個畫面都包含言外之意,單一元素可能并沒有特別的意義,但組合起來就帶來時間、天氣、環境和人物間的復雜關系。因此在街拍時需要分情況使用大光圈,盡量使用F8-F16的光圈值。
誤區二:太習慣平視角度
一般來說,把相機懸掛于胸前、手持、斜挎都是標準的街拍姿勢。掃街時,遇到突發事件要能隨時就位,相機和自己保持隨時拍攝的狀態,時機找準了,接下來的差異就是攝影功底了。
曝光參數上,由于街拍需要及時反應,拍得到比拍的好更重要,因為拍攝模式上新手最好選擇全自動或半自動模式,AV模式+自動ISO值是最佳組合。拍攝角度上,不要執著于平淡無奇的平視角度,非平視角度更能帶來畫面張力。例如,低角度靠近被攝者帶來身在現場的儀式感,隔著距離框式構圖可以帶來第三者的疏離感。
誤區三:逼格不夠,黑白來湊
街頭攝影有很多不成文的“規則”,很多攝影師喜歡用黑白色調來表現現實人文,在理光GR發布后,很多攝影師爭相模仿森山大道,粗顆粒黑白掃街作品充斥了各大攝影論壇。但很多時候,街頭紀實似乎陷入了一個誤區,很多新手把街頭攝影和黑白攝影劃上等號,“逼格不夠,黑白來湊”,就是最大的誤區。
強調故事本身,突出人物情緒,是黑白色調最大的作用。黑白照片,可以讓畫面簡潔,主體突出,只要注意正確的光線、灰度變化以及場景中的對比元素即可,但任何事物都有雙面性,當大多數人沉迷黑白紀實的時候,反而成了模式化和陳詞濫調,沒有驚喜。
誤區四:不是所有街拍都是“偷拍”
如果你拿著相機四處拍照,過于張揚是很容易引起周圍人群側目的,一般來說,正確街拍是先將相機舉向不同方向佯裝拍攝,當你的拍攝對象放松警惕,表現出最自然狀態時,慢慢將相機移動,及時按下快門捕捉即可;拍完后也不需要慌張,再繼續調節參數亦真亦假的拍攝即可。
不可否認,這樣的拍攝是“偷拍”,在不丑化和侵犯隱私的前提下,公共場合這樣的抓拍是被法律允許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街拍,都要以這樣的狀態去拍攝。很大一部分優秀的街拍作品,是在看到好風景和了解拍攝對象后,多方溝通后才進行拍攝的。很多日常而重復的場景,提前溝通后可以獲得信任,也更容易拍攝到好畫面,避免不必要的沖突。
總結:出色的街拍攝影師,拍攝時目光專注,行動敏銳,看到適宜的人文風景,總是能冷靜地處理現場,不動聲色地咔擦一聲,再繼續去尋找下一個目標。但由于街頭攝影入門門檻較低,很容易出現多數人犯的誤區,但不管如何改變,只要記住對于街頭攝影來說,最重要的表達是人物情緒和人物關系,所有的技巧都必須為之服務。
責任編輯:海凡
- 天津爬樓攻略引熱議 “爬樓族”為什么爬?什么人在爬?2017-08-14
- 網劇《異變危機》在海峽兩岸影視制作基地開拍2017-07-22
- 濱州實驗學校畢業生自制畢業微電影 給母校獻禮2017-07-17
- 軍師聯盟收視率破40 耗資4億吳秀波道幕后生活:有喜有悲2017-07-17
- 明星街拍:張天愛、秦嵐街拍演繹 Iside 專屬雨衣風格2017-07-06
- 英國男子河岸拍攝翠鳥竟意外抓拍到“雷神”2017-07-04
- 出門選誰 佳能EOS M6 VS 索尼A63002017-06-27
- 風光攝影新手常遇到的6大誤區2017-06-20
- 兒童攝影日常主題的拍攝2017-06-19
- 松下GH5相機體驗式評測2017-06-19
-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
被國產手機打趴!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狂降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