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聯來了:第三方支付“直連”時代終結線上支付市場迎來新格局
籌備半年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下稱“網聯”)啟動試運行。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接近網聯處人士獲悉,首批接入了4家商業銀行和3家市場占比最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支付寶、財付通和京東金融旗下的網銀在線。待試運行結束后,商業銀行和支付機構將按計劃分批接入。
移動支付市場迎來洗牌
據了解,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注冊資金20億元,股東共44家,其中有38家為第三方支付機構。其中,央行(包括下屬6家單位)共出資約7億元,占股比例超過30%而備受外界關注的支付寶和財付通分別持股約10%左右。
網聯的上線宣告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時代告一段落,但隨著銀行、網聯、銀聯、第三方支付組成的線上支付市場新格局的開啟,新的博弈仍在持續。
網聯上線影響幾何
某第三方支付機構人士告訴記者,“直連”時代,大的支付機構因為手握海量用戶和備付金,所以在與銀行的合作中往往掌握話語權。同時,它們也因為自建支付結算體系本身在系統搭建、對接技術、用戶體驗上的高門檻而占據行業優勢。
用結算速度舉個例子,現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可以做到一兩小時提現到賬,這個功能看似簡單,其實背后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來實現,甚至投入自有資金預付。所以對于大公司來說,原本做好體驗和速度的支付是有很強壁壘的事兒。
而且,前述第三方支付機構人士認為,盡管資金以前也是托管在銀行,但其實資金還是在自己體系內流轉,可以用這筆資金跟銀行爭取到更多合作,有比較強的話語權。但如果都接入網聯之后,這些優勢和能力都被拉平了,小公司的門檻反而降低了很多。
“不過,近年來,隨著支付行業的發展,支付業務的價值內涵和外延已經發生了變化?!绷硪晃恢Ц稑I內人士認為,支付結算本身的費率就像公園的“門票”,價格高低、付費免費已經沒那么重要了,它只是幫忙統計入園流量。
“反而后續支付交易鏈條上積累的大數據,以及這個鏈條與信貸、證券、理財等業務的縱橫勾連才更具想象空間。這就好比進入公園之后的收費項目和用戶行為,那有著更大的利潤空間和增長空間?!彼f到。
盡管網聯的出現,一度讓銀聯被輿論解讀為最“失意”的一方。
但《我愛卡》主編董崢認為,網聯的成立對銀聯帶來的機遇大于挑戰。網聯的成立是監管部門整頓治理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所帶來的各種監管漏洞和備付金風險等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進一步規范網絡支付業務的發展。
“營造一個健康發展的網絡支付環境,這對包括銀聯在內的產業各方機構都是有利的?!倍瓖樃嬖V《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盡管未來網聯與銀聯可能存在競爭,但也應該是良性的。不過目前網聯的具體業務尚未披露,尚待后續觀察。”
一位接近銀聯處人士告訴記者,事實上銀聯內部認為,如果網聯能進一步規范網上支付發展,對銀聯也有積極意義。這能使線上的支付鏈條里各方業務能各回各位,這樣也能引導支付機構把心思放去支付產品創新、客戶服務上,而不是在支付鏈條里通吃幾個環節。
事實上,除了結算清算的費率外,坐擁65億張銀聯卡的銀聯還有很多機會可以從新市場分得一杯羹。比如,一旦清算市場開放,各方都進入市場化軌道之后,卡片的品牌權益理應當歸屬銀聯自身。
“不可能銀聯在砸成本發卡、拓網絡、做客戶服務,那頭有人可以無成本地轉接清算銀聯卡。”一位銀行人士指出了其中的玄機,通過品牌“權益”獲取收入在國際上也早有先例。
以萬事達為例,其2015年的業績報告顯示,凈收入是96億美元,交易處理費43億美元、國內品牌管理費是40億美元,跨境交易費是32億美元,其他收入是19億美元,另有39億美元獎勵抵扣。
從其各類收入占比來看,萬事達的交易處理費占總收入的32%、國內品牌管理費占30%,跨境交易費占24%,其他收入占15%。品牌“權益”帶來的收入已基本跟交易費率持平。
后網聯時代的博弈
雖然,在斷直連、促備付金統一監管方面,網聯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但在系統建設、機構接入推進、尤其是定價機制建設方面,市場還在觀察它是否具有足夠話語權和行動力。
新市場格局之下首先要面臨的就是各方的價格博弈,其背景在于,目前我國線上線下支付市場的費率實行“雙軌制”,線下市場的收費標準由發改委制定,而經過去年的“96費改”之后,線下刷卡費率標準、分成機制已很明確。
但線上支付市場一直沒有清晰的規則,“直連”階段基本都是由各家支付機構與銀行單獨協商,平均費率在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五左右,大機構因為有沉淀資金做議價籌碼,往往可以獲得更低的費率和更優的條件。
但網聯的出現打破了第三方支付機構單獨議價的空間,并且隨著上交備付金比例(目前是20%左右)的提高,大的支付機構原本在銀行端的優勢地位將產生動搖。相對來說,小的支付機構受此影響較小。
盡管目前網聯已經公布了接入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大致步驟和安排,但關于接入后線上支付的各項收費情況卻并未明確。前述接近網聯人士表示,,由于網聯的定位是一個行政機構,而非商業機構,所以基本以保本微利為目標。
從這一口徑不難看出,網聯對于費率的標準已經定調,但要知道,整個線上支付環節除了接入網聯的清算、結算部分,還有第三方支付與銀行端的交易費用,這個標準又該如何定?誰來定?何時定?現在都尚未可知,充滿變數。
另外,網聯并不是唯一的線上支付清算、結算平臺。某支付業內人士認為,包括銀聯、VISA等同樣有資格參與該市場,原則上第三方支付機構可以自由選擇接入平臺,只要不“直連”銀行即可。那么,市場化的機制自然會有市場化的定價。
相比目前曖昧不明的價格博弈,金融機構們更為看重的數據歸屬問題則清晰了不少。
賬戶信息和交易數據向來都被銀行視為“核心資產”。第三方支付機構從線上反撲線下,拿走的不僅僅是銀聯是清算、銀行或其它第三方支付的收單,還有銀行們為看重的交易信息,即“數據”。
如果我們拿出信用卡賬單,除個別叫板能力特別強的銀行外,絕大多數銀行的賬單上,用支付寶完成的交易,賬單都只記錄到支付寶,而沒有最后去向的商戶名。不止是賬單上沒有,事實上銀行們也兩眼一抹黑。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玩得是在自己賬戶體系內的“轉存”,因此只有他們看得見具體交易信息,知道誰愛在哪里買東西、消費能力有多大、有什么偏好,也就有了“肖像”功能。
往深里說一步,如果一個持卡人持有三張卡并全部綁在了同一個支付寶或微信賬戶上,他們就具有了“賬戶功能”,知道這三張卡同屬一個人,可以依據三張卡上的交易判斷這個人的現金流、消費習慣、信用程度等。
但是,這三張背后的ABC銀行,互相之間是“隔絕”的,看不到彼此的具體信息。賬戶信息向來都是銀行的核心資產,沒人愿意在這事上當雷鋒。即便是清算了所有卡片的銀聯,事實上也只是個通道,并不知曉ABC卡屬于同一人。
盡管網聯的上線可以部分解決賬戶數據的透明度問題,但如果用戶是用存在支付賬戶里的資金消費,而非直接通過支付賬戶從銀行劃轉資金,銀行同樣不能掌握這筆交易的具體信息。
顯然,這也是央行力推成立網聯的重要用意。
模式繞開了央行的清算系統,使銀行、央行無法掌握具體交易信息,無法掌握準確的資金流向,給反洗錢、金融監管、貨幣政策調節、金融數據分析等央行的各項金融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在業內人士看來,原來的“直連”
而打斷“直連”,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賬戶信息和資金流向公開透明,央行線上支付市場的整頓工作再進一步。先摸清事實,再逐步規范,比如備付金管理的落地就必須建立在賬戶和數據清晰的基礎上。
顯然,網聯的試運行只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而圍繞支付市場上的各方博弈也遠未結束。
責任編輯:海凡
- 天冷不想伸手掏錢包?戴上VISA手套就能搞定支付2017-11-13
- 中國去年游戲收排名全球第一明年電競用戶數或達3億2017-11-02
- 北歐銀行將在未來4年內裁員6000人 削減成本用機器換人!2017-10-28
- 大銀行首家實現托管資產RTGS業務自動勾單2017-10-27
- 福州將打造更加便捷網絡市場服務機制2017-10-26
- 是銀行也是咖啡店?韓國銀行網點為攬客出奇招2017-10-25
- 在榕大銀行首套房貸利率上浮10% 申請房貸等兩個月放款成常態2017-10-24
- 銀行質押消費貸款限額下調 個別從100萬調至30萬2017-10-19
- 通過網上銀行就可自助打印存款證明 手續費20元2017-10-17
- 福州2600多輛公營出租車月底基本實現掃碼支付2017-10-17
- 最新科技數碼 頻道推薦
-
被國產手機打趴!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狂降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