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近日正式上線國際聲音資產交易平臺,標志著我國聲音類文化遺產邁入數字化交易的新階段。
該平臺首次將馬頭琴演奏、昆曲演唱等傳統聲音藝術形式轉化為可交易的數字資產,為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探索出新的路徑。
據相關專家介紹,我國目前保存的聲音音樂資源極為豐富,僅達到文物級別的動態聲音資產就高達300萬億分鐘,涵蓋戲曲、說唱、器樂和民歌等多種形式。其中,已有17萬億分鐘完成了數字化處理,具備了直接進入市場交易的條件。
根據國際通行的分級定價標準,這些聲音資產的注冊費用按每分鐘3元至5元不等進行計價。如果全部完成注冊,將形成數十萬億規模的經濟價值,展現出廣闊的市場前景。
平臺采用智能化的交易機制,用戶可在交易大廳自由瀏覽并欣賞各類聲音作品,操作便捷高效,選中心儀內容后點擊“立即購買”即可完成交易。為保障交易的安全性,平臺引入三項保障措施:數字產品登記證書、區塊鏈存證以及公證機構存證,確保資產權屬清晰明確,交易過程全程可追溯。
此外,平臺還提供自主掛牌功能,創作者只需在“作品掛牌”界面填寫基本信息、上傳音頻文件和封面,便可輕松實現作品上架。這種開放式的運營模式不僅為傳統文化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也為聲音藝術的創作者開辟了全新的價值實現方式。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央行發布8項重磅金融政策2025-06-18
-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實施八項政策舉措2025-06-18
- 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任務計劃5月29日實施發射2025-05-27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