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福建各地旅游景點人氣熱。資料圖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東南網3月8日報道(本網記者 盧金福)“一大波女神福利來啦!周三晚上8點開搶消費券”今日是“三八”國際婦女節,龍巖在當天投放了一批消費券,做熱“她”經濟。近期,福建全省多地再度發放了消費券,涉及家電家居、住宿餐飲、文旅、家政、汽車等不同領域。今年,擴內需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消費”一詞被提及23次,商務部將今年定為“消費提振年”,福建省今年將繼續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全力打造消費大省,開展系列消費促進活動,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消費話題成全國兩會熱點
消費是經濟增長最基礎、最穩定、最持久的動力,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今年的幾項重點工作,位于首位的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而該項部署首先談及的是“消費”,指出“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
如何恢復和擴大消費?在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和住閩全國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茂興建議,要注重從消費數量轉向量質齊升,倡導綠色環保、安全健康的消費方式;從傳統消費轉向新舊并存,激發新型消費潛能。
“當前我國消費正處于轉型升級階段。”全國政協委員、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提到,推動綠色產品生產和消費的政策力度不斷加強,綠色低碳已成為產業發展新方向。他提出了四點建議,包括完善企業綠色生產的經濟激勵政策;加強綠色產品標準認證體系建設;打通信息渠道,建立綠色產品發布與選用平臺;強化對個人綠色行為的正向激勵。
全國政協委員、恒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許清流提出了《關于促消費、惠民生、穩增長的五項政策提案》,建議合理增加公共消費以促進居民個人消費。多元擴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務供給,鼓勵支持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其中。積極推動優質消費品進口,以完善消費基礎設施為主要抓手優化消費供給。進一步支持消費相關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能力的建設提升。
福建錨定目標:
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
過去的一年,面對復雜形勢,福建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及時出臺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開展一系列促消費活動,保障節假日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全省消費市場總體保持穩定、展現強大韌性。2022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2.1萬億元,同比增長3.3%,高于全國3.5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3位。去年,福建全面增強消費基礎作用,深入開展“全閩樂購”,舉辦首屆福品博覽會,發放4億元消費券,撬動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回升,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長78.7%。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的預期目標。報告提到,強化優先恢復和擴大消費,深化“全閩樂購”,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增加家電家具家裝等大宗消費,擴大升級信息、綠色等熱點消費,發展遠程定制、體驗分享等新模式;深化“三品”專項行動,持續開展紡織鞋服、食品、醫藥等行業“手拉手”活動,加強供需對接,促進“福建造”產品推廣應用;深化城鄉消費提升行動,加快打造區域消費中心,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特產品“進城”、高質量消費品“下鄉”。
打好“組合拳”促進城鄉消費提質升級
今年,省商務廳聯合省工信廳、農業農村廳、文化和旅游廳等四部門共同實施2023年擴消費八大行動,以“全閩樂購·暢享福品”為主題,組織開展1000場線下、10000場線上主題促銷活動,形成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周周有場景,促進城鄉消費提質升級。近日,福建制定出臺了《鞏固拓展經濟向好勢頭的一攬子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七個方面43條措施,其中推動消費復蘇回暖方面共有6條措施。這些政策措施里面都有哪些好牌,記者進行了梳理。
好牌一:
創新消費場景
開展促銷活動,持續打響“全閩樂購”品牌,圍繞重要節假日、重點消費領域,組織各地開展網上年貨節、雙品網購節、美食節、“老字號嘉年華”等線上線下主題促銷活動,營造濃厚消費氛圍。打造線下消費場景,支持各地創建美食街(城),引導“閩菜館”入駐景區、高速公路服務區、酒店等。支持各地持續打造一批“大眾茶館”項目。
發展會展消費,引進優質展會,培育品牌展會,以食品、日用百貨、輕工、紡織鞋服等我省優勢行業產品為重點,組織優勢福品企業參加進博會、消博會、廈門投洽會、閩貨華夏行等省內外有影響力的重要展會20場以上。
好牌二:
促進福品消費
深化“全閩樂購”促消費活動,持續舉辦福品博覽會,支持“萬福”商城等線上展銷,推動各地組織開展線上線下主題促消費活動,進一步推動“福品供全球,全球享福品”。
打造中國品牌、福建特色名牌,借助新電商平臺首發多樣化新品。鼓勵發展首店首發經濟,豐富高端商品供給。開展8場以上老字號嘉年華活動,打造數字博物館、線下體驗館等。
持續組織“福品”出省、出國巡展。推動省級商務特色鎮、市縣鄉(鎮)商貿中心等設立閩菜、老字號等“福品”旗艦店、體驗店。
好牌三:
復蘇餐飲消費
今年,福建將組織各地舉辦“八閩美食嘉年華”系列活動。開展福建小吃評選活動,打造特色美食品牌。培育預制菜龍頭企業,拓展營銷渠道,推動預制菜產業發展。
提升閩菜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引導“閩菜館”入駐景區、旅游集散服務中心、交通服務區、酒店等,全年支持50個“閩菜館”。支持創建9個以上特色美食街(城)。組織開展全省特色風味小吃評選活動,參與活動小吃數不少于60個。
好牌四:
提振大宗商品消費
汽車是消費的“四大金剛”之首,2022年全省限額以上汽車銷售額占全省社零總額的8.9%。2023年省商務廳將繼續開展汽車促消費活動,將從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加快活躍二手車市場、推動汽車平行進口健康發展等方面,加強汽車流通全鏈條管理,推動汽車梯次消費、循環消費,不斷活躍汽車消費市場。省市安排資金支持汽車消費。對消費者購置7座(含7座)以下新能源乘用車(新車)并在省內上牌的,予以最低每輛4000元補貼;對消費者購買7座(含7座)以下燃油乘用車(新車)并在省內上牌的,予以最低每輛3000元補貼。
福建還提出對購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內,符合條件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開展汽車下鄉活動,省里組織本土汽車廠商和主流汽車品牌,采取縣城定展和鄉鎮巡展的方式,舉辦10場以上汽車下鄉活動。此外,推動綠色智能家電消費,鼓勵各地開展家居家電以舊換新和家電下鄉活動。
好牌五:
支持合理住房消費
福建提出,結合新建商品住房庫存實際,研究調整限購區域、購房套數等住房消費領域限制性政策,落實最低購房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政策,支持多孩家庭和新市民購房需求。鼓勵各地舉辦房產推介會,營造促進住房消費的市場氛圍。全面推行帶押過戶,實現二手房交易登記無需提前還貸,支持“賣舊買新”改善性住房需求。實施房票安置,對于使用房票在規定期限內購房,房地產企業和屬地政府給予團購優惠和購房補助。
好牌六:
培育新業態型消費
鼓勵電商服務實體經濟,擇優支持10個總部在閩的電商平臺。擇優支持20家利用電子商務第三方平臺、自營平臺實現閩貨網銷的企業。擇優支持5家產業鏈完整、有創新特色的直播電商產業基地。
開展生活服務數字化賦能,推動智慧商圈、智慧街區建設,提升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數字化水平。培育國家級直播電商集聚區和領軍企業。推動即時零售、夜間經濟、童經濟、Ta經濟、銀發經濟、孕經濟、社區電商等新業態發展。
鼓勵發展首店、首發、首秀經濟。推動即時零售、新消費品牌、國貨國潮、社區電商等新業態發展。
好牌七:
做熱文旅消費市場
以“清新福建精彩四季”為主題,組織各地開展系列文化和旅游促消費活動。以福州、廈門等5個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為重點,改造升級文旅場所消費設施,打造“城市會客廳”。圍繞1號濱海風景道、武夷山國家級森林風景道等,培育濱海旅游、鄉村休閑、自駕露營、親子研學、后備箱經濟等文旅消費新業態,大力發展路衍經濟。支持全省5A級景區推出首道門票優惠活動。
好牌八:
做好消費保障
培育創建特色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支持新打造一批特色商圈、步行街、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支持商貿零售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發展線上商城、智慧商店。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建設內外貿融合發展示范引領區,鼓勵出口轉內銷平臺建設,支持外貿企業拓展國內市場,大力推進同線同標同質。
加快完善縣域商業體系,支持建設改造集貿市場等鄉鎮商貿中心30個。持續推動農村電商發展。支持福州、泉州等建設“福農優品”線下體驗中心,新篩選一批“三品一標”農產品,提升“福農優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福建還引導金融機構加強與餐飲、零售行業主管部門的信息共享,運用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交易流水、經營用房租賃以及有關部門掌握的信用信息等數據,提升風險定價能力,更多發放信用貸款。
商場的春日花花基地活動。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全閩樂購家居家電消費季活動。
首屆福博會在福州舉辦。資料圖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福州的中國第一福街有不少福品。資料圖 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首屆中國紅茶專項大會3月15日在福安開幕 這些2023-03-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