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科技創新強不強,數據是最好的說明,事實是最有力的印證。非凡十年,我國不斷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推動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尤其是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躍居世界第二位、研發人員總量位列首位,昂首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
科技創新,就像撬動地球的杠桿,總能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跡。“嫦娥”奔月、“天和”巡天、“祝融”探火、“羲和”追日、“墨子”傳信,包括核電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等方面的“重量級”進展和成果,不僅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也深度改變億萬人的日常生活。
回顧十年非凡歷程,教育、科技、人才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進,形成有機體系,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支撐。未來的競爭,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更加重要。黨代會報告第一次單獨成章對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進行一體部署,強調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為新時代教育和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報告中相關論述可概括為“三個第一”“四個新”。這既是已有國家重大戰略的延續,也賦予其新的內涵使命。我們要辯證把握其中關系,扎實推進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建設。
創新永無止境。我們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解決“卡脖子”問題,把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破除一切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理順銜接好創新轉化等環節,像接力賽一樣,第一棒跑到了,下一棒就知道往哪兒接著跑。
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我們要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完善人才戰略布局,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按照人才成長規律改進人才培養機制,培養一大批創新型青年人才,使其成為國家創新活力之所在、科技發展希望之所在。
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我們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培養同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新時代新征程新任務,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大有可為、大有作為。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一定能激發發展新動能、培育發展新優勢,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代表團代表認真學習討論黨的二十大報告,2022-10-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