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為世界遺產的發展貢獻福建智慧
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在福建省引發熱烈反響
東南網7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16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歷史文化名城福州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致賀信。福建省廣大干部群眾、文物工作者備受鼓舞,大家一致表示,一定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助力更多世界遺產留下來、傳下去,為世界遺產的保護與發展貢獻福建智慧和力量。
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令我們對保護傳承利用世界遺產的重要意義有了更深的認識。福建有豐富的文化和自然遺產,作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者,我們深感保護遺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任在肩。我們要結合習近平總書記今年3月來閩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省戰略,不斷提升自然遺產保護的科學化專業化水平;要把加強自然遺產保護,作為對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有益探索;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指示精神,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保護修復;要進一步探索多元化生態補償制度,深化碳排放權交易試點,探索更多“兩山”轉換途徑,使生態保護成果更多惠及民眾、改善民生;要助力更多世界遺產留下來、傳下去,為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護與發展貢獻福建智慧和力量。
“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福州召開,對我們基層文物工作者是激勵,更是一種鞭策。”三明市清流縣博物館館長劉光軍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是人類文明發展和自然演進的重要成果,也是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這讓我對文物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們決心以本屆世界遺產大會的舉辦為契機,不斷加強對清流縣文化遺產的保護修繕工作,深化文物的活化利用工作,真正發揮文物“以文化人、以物啟世”的價值作用。
“在鼓浪嶼申遺成功四周年之際,再次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重要論述,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的管理者和守護者,我們倍感振奮、深受鼓舞!”廈門鼓浪嶼管委會主任林躍鋒表示,我們要以總書記的賀信精神為指引,秉持珍愛之心、尊崇之心,切實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我們要堅守“申遺為民”的初心,以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品質提升為抓手,精心修繕保護文化遺產;提高文化品位,推動文旅融合深入發展;緊抓數字化建設,推動全島實現集成管理;優化體制機制,提高科學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煉文化遺產的核心價值,講好鼓浪嶼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為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專門發來賀信,意義重大,站位高遠,內涵豐富,更為做好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省文旅廳黨組成員、省文物局局長傅柒生說,福建是文化大省,也是世界遺產大省。下一步,我們將以習總書記的賀信精神為指引,以順利舉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和泉州項目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契機,持續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重要論述,開拓創新,務實高效,緊緊圍繞建設文化強省戰略目標,在完善工作機制、強化保障體系、推動融合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全面推進新時代福建省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
省文旅廳干部職工紛紛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賀信精神,抓住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在福州舉辦的有利契機,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不斷提升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利用的能力和水平,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和融入生活,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持續加強文化交流合作,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用心用情用力守護好全人類的文化瑰寶。
龍巖市連城縣非遺資源豐厚,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7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6項。連城縣文化旅游和體育局局長傅曉冬表示,連城文旅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全力以赴保護、傳承、挖掘非遺文化,推進非遺進校園、進村居、進景區,加快非遺文旅融合發展,讓豐富的非遺煥發出新的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寶貴財富,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是人類文明賡續和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這讓我感慨萬千。”漳州市龍海區海絲文化研究會會長江智猛表示,月港與漢唐的福州港、宋元的泉州港、清代的廈門港并稱福建歷史上的四大商港。經過多年努力,龍海已建成月港海絲展示館,通過史料、物件、音像、船模等全面展示月港。下一步,研究會將積極籌劃建立“月港學”,并以大航海時代馬尼拉大帆船貿易為主線,把月港與菲律賓馬尼拉等節點城市聯合捆綁,共同申報跨國世界文化遺產,帶動更多產業發展。
福建師范大學宣傳部部長黃茂興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歷史文物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此次為第44屆世遺大會發來賀信,更是體現了對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重視,展現了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下一步,福建師大將繼續以“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培理念,通過傳統非遺技藝與生活場景的情景交融,展現非遺的活態傳承。
總書記的賀信深刻闡釋了保護、傳承、利用世界遺產的重要意義。武夷學院旅游學院書記祁少華表示,結合自身工作,將積極倡導遺產文化進校園,在課堂上、在校園文化中宣傳普及遺產文化知識,讓遺產植入青年學生心中,擔當起未來之保護責任;充分發揮高校的科研優勢,搭建校地、校企遺產研究平臺,多維度、多視角地研究遺產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研究;積極服務地方、服務企業,將遺產研究成果轉化成旅游產品,利用好世界遺產的旅游價值、文化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青年教師,我將深挖武夷山地域文化資源,凝練遺產文化價值,融入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開展遺產文化保護與活化傳承工作,持續將武夷山研學旅行課程建設做精做實。”旅游學院文化產業系郭重孟老師說。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時政新聞 頻道推薦
-
省委和省政府檢查組來榕開展工作調研檢查2021-07-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